來源:來自網(wǎng)絡(luò) 作者:徐則民 2009-07-02 21:28:29
案例實錄:過雪山
汪洪云
學(xué)做解放軍
混齡運動游戲中的觀察實錄:
草地上有一個網(wǎng)狀的攀登架,陸續(xù)地有孩子去玩,但樂樂班的孩子沒有。
第九周開始(4月14——4月18)可能因為衣服穿的少了,孩子們手腳活動開了,他們也喜歡玩攀登架了。
陳雪柔是第一個去玩的。
她興高采烈的爬到頂端,可翻不過去,只見她把一只腳跨過頂端的木頭,可手怎么也不敢放開更不敢放到木頭的那一邊。
僵持了許久她只好把腳放回來。這樣一來一去足有七、八次之多。手、腳都有點哆嗦,一臉的緊張和嚴(yán)肅。但她沒有下來,看得出來,她很想跨越過去。直至其他班級的孩子催了:“翻呀翻呀,快點呀,我們不能玩了”雪柔沒有辦法,只好撤下來了。
我以為她放棄了,心想任其自然吧,雪柔平時運動的靈活性也不是很好,膽子又小。
可10分鐘后,我再次路過攀登架時,陳雪柔又在攀登架上面了。依然在重復(fù)剛才的動作,表情有點不開心。她看看我,好象有什么話要說。我很希望它能開口,我知道只要她叫聲“汪老師”我一定幫助她的。
我沒有等到她的求救,可雪柔卻等到了其他孩子——后面的孩子又來了。這次陳雪柔沒有撤下來,而是挪到邊上,把中間的地方讓了出來。她還在試,終于手放到了橫木的另一邊,但接下來她又動不了了。
“汪老師,我過不去!”她終于憋不住求救了。
我對著她說:“把另一只腳也跨過去,手拉住繩子的反面”。但陳雪柔還是不敢,我叫了六七次,她只會重復(fù)原先的那些動作。手伸出又收回——我真想爬上去幫她
可我覺得此刻更該給孩子的是信心“雪柔不怕,跨過去,對兩只手抱住橫桿,抱緊,腳跨過去,對對,還有一只手過來”說著我走到攀登架的另一邊,伸長了手,掂起腳拉住了她的身體,她身體的重心一下子全倒在我的手上,我咬咬牙用力托住她,并說“沒關(guān)系,汪老師托著你,別怕,翻”。終于,她翻了過來,在翻過的一剎那,整個身體的重量全在我的身上,我用力的托住她。成功了!
她開心,我更為她高興!
馬上,她又開始玩第二次。這一次,她依然沒有馬上翻過頂端,還是在上面猶豫,下決心,嘗試。。。。。。但她拒絕幫助,自己練習(xí)。
整個下半場體鍛時間雪柔全在攀登架上度過。
回到教室,陳雪柔介紹了她玩攀登架的全過程,以及如何成功的要領(lǐng),訣竅。
接下來的幾天,許許多多的孩子都去玩攀登架。我暗自竊喜,全班孩子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了,這比老師要求他們?nèi)ネ娴男Ч玫亩,等大多?shù)孩子嘗試過了,就可以玩集體游戲了。
眾人玩的情況:
吳培寧樂樂班動作最靈活的孩子,兩遍成功。
高蕓人小,靈活,三遍成功。
陳子卿,多多人高手長腳長,很容易踩住反面的繩子,也三遍成功。
毛文璐與陳雪柔一樣膽小,但努力不放棄,三天成功。
聞心遠(yuǎn)一個自封為市長,同伴公認(rèn)聰明腦袋,但總學(xué)不會的孩子,練習(xí)了整整一個星期,但還樂此不疲。
……
“老師,你也來翻雪山吧,不翻,大概大人是翻不過的,她們太大了,算了!”混齡運動游戲中孩子們除了自己玩耍,有時也會“挑逗”老師,這不老師們終于按耐不住紛紛上前一試,朱老師輕松一躍,如小燕子般飛過;汪老師胖胖的身體艱難的往上爬,手腳哆嗦的翻越著,最后如小熊般的過了;張老師先是如小猴般的爬到頂端,可后來越想越害怕,溜下來了。孩子們鼓掌,歡笑,大叫“張老師輸了,和孔知昀一樣,沒朱老師厲害,沒汪老師厲害”師生樂成一團(tuán)。
……
一周過去,老師對孩子們說:“我們到軍營做過一天小兵,知道解放軍是最勇敢的,最有本領(lǐng)的人,今天我們就來扮演長征時期的小兵,玩一個“過雪山”的游戲。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