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師樂匯網 2018-07-13 17:10:38
如何上好一堂課
一節(jié)課上得好還是不好,關鍵是看幼兒園教師怎么教。那么,如何上好一節(jié)活動課呢?以下為幼兒園教師列舉了“上好幼兒園活動課”的一些小技巧,幼師們很有必要來了解一下哦!
一、一節(jié)好課也是有標準的
同樣一節(jié)課,幼師們組織的方式卻五花八門,你說你上得好,我說我上得好,大家都在說自己上得好,究竟,什么樣的課才稱得上是一節(jié)好課呢?以下為你逐一道來,希望幼師們能給幼兒一個真實、自然、簡單的課堂。
(一)從教師方面
1、教態(tài)親切、自然、大方,語言生動簡練、適中、不啰嗦,并注意與幼兒進行溝通和交流交流。
2、多運用并恰當運用表揚和鼓勵;加強對幼兒的常規(guī)管理。
3、加強對幼兒的常規(guī)管理,不放縱幼兒的不良行為,并及時、巧妙地進行制止。
4、課前進行充分地準備。
把握幼兒的年齡特征熟悉教材和教案;
熟悉教材和教案,把握教學重難點充分準備教學具;
充分準備教學具,制作實用的教具。
。ǘ⿵挠變悍矫
一節(jié)好課,離不開幼兒園在課堂上的表現。因此幼兒園教師要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動起來,都能參與進來,不要有等待的現象,這樣的課才稱得上是一節(jié)好課。
。ㄈ⿵恼n堂設計方面
一節(jié)好課,常常依賴于課堂活動設計;顒釉O計得新穎、獨特、有趣,符合幼兒年齡特征,是上好課的前提。因此,幼師們在設計活動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活動課的主次要分明,一般分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三大部分,并合理分配各部分時間,把握重點,注意目標達成度。
2、導入新穎,能夠吸引幼兒的目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及年齡特點。可采用直接、間接、情景表演、圖片導入、實物或謎語等等與課程有關的導入方式進行導入。但時間要把握在2分鐘以內,因為我們的主要目的為接下來的課程做準備。
3、目標明確,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及接受能力。
4、教學過程,各環(huán)節(jié)聯系緊密,語言連貫,流程清晰。符合教學的大綱要求。
5、有游戲的環(huán)節(jié)。幼兒園的課程多數是借助游戲的形式來實現的教學目標,因此,游戲一定是為輔助教學內容而準備的,我們要為目標而游戲,不是為游戲而游戲。可以通過游戲或分組游戲的方式檢測孩子掌握的程度,從而了解孩子的接受能力,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進行個別輔導。
6、把握好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小班幼兒一般是10-15分鐘,中班幼兒一般20-25分鐘,大班和學前班孩子是30分鐘左右。把握好孩子的最佳接受狀態(tài),也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關鍵。
7、上好一節(jié)幼兒園活動課,還要借助一些相關的教具,由于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認知特點的局限性,就需要我們老師在生活實際中,搜集與課程有關的材料作為教具,來幫助幼兒理解,從而加深孩子的印象。
此外,幼兒園課堂組織,要緊湊,不拖沓;教學活動注意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教學要有主線,要一氣呵成。
上好課,還要做好以下幾點:
好的課堂設計是一節(jié)好課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常?吹接行┙處熥餍悖蛘甙才帕撕芏鄡热,導致教學任務沒有完成,或者走馬觀花……由于幼師們過于做作,影響了課的質量。在課堂設計方面,幼師們除了要考慮課堂教學思路要清晰外,還要做好以下幾點:
1、少一點“堆砌型”,多一點“放射型”——“放射型”的課是指一節(jié)課圍繞一個點展開,各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都是為這個重點服務的。
如:《和時間賽跑》
教學點:體驗時間的長短,發(fā)現時間的價值和自身的努力有關系。
環(huán)節(jié)一:早上7點和8點之間你做了哪些事?(洗臉、刷牙、去幼兒園、鍛煉……,感知一下時間與做事情之間的聯系,為下面的活動做下鋪墊)
環(huán)節(jié)二:一分鐘里面插雪花片。先是無意識地插——這時幼兒自身處于一種自然狀態(tài),還沒有把自身的努力放進去;然后比較誰插得多與少,有意識地加快速度插雪花片,這次有自身的努力,插得多了,可時間還是一分鐘。(通過這個前后兩次插雪花片的比較讓幼兒體驗時間的價值和自身努力的關系)
環(huán)節(jié)三:創(chuàng)設活動情景:一分鐘拋接球、一分鐘拋接沙包、一分鐘把呼啦圈從腳套到頭,并記錄。(體驗:抓緊時間一分鐘里也能做很多事)
環(huán)節(jié)四:討論:平時我們應該怎樣抓緊時間?
這個活動圍繞一個重點展開教學,教學過程設計得自然、流暢,環(huán)環(huán)相扣、水到渠成。
“堆砌型”的課是指一節(jié)課內容太多,有些相關的內容全部湊合在一起,重點較多,容量較大。
例如:中班《蔬菜》
第一環(huán)節(jié):分組起名,講規(guī)則。
第二環(huán)節(jié):認識蔬菜(10種左右),多數是以猜謎語的方式導入然后看圖片的。
第三環(huán)節(jié):游戲“找蔬菜”,按圖片上的蔬菜去找真的蔬菜,然后對應放在圖片上。
第四環(huán)節(jié):蔬菜分類,把找來的蔬菜排隊,分成瓜類、菜類、豆類、蘿卜類等等。
第五環(huán)節(jié):蔬菜可以怎么吃?介紹蔬菜的營養(yǎng)。
(時間很長,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教學點來組織活動,可以以主題活動的形式開展,這樣每個點都能深入地了解與學習了:各種各樣的蔬菜、蔬菜的分類、好吃的蔬菜)
前不久,也看到過類似的一節(jié)課:
第一環(huán)節(jié):樹葉的名稱(芭蕉葉、銀杏葉……)
第二環(huán)節(jié):感知樹葉的不同(形狀、大小、顏色、氣味等)
第三環(huán)節(jié):游戲樹葉找朋友(找相同特征進行分類)
第四環(huán)節(jié):樹葉的作用(做藥……)
第五環(huán)節(jié):樹葉粘貼畫。
這其中,幾乎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作為一個完整的教學點來組織教學,容量之大與沒必要的堆砌使得幼兒產生了思維的疲勞,活動時間的過多延長幼兒早已集中不了注意力去聽了,教師好的出發(fā)點未必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