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5-29 11:15:12
二、自主設計(個體梳理舊知識)
1、學生個體思考:從任務的字面理解,你想到了什么?說說我們完成任務需要解決的最主要的問題是什么?
集體交流。(教師引導:材料只有1張報紙,膠帶或膠水不能超額;橋跨越30厘米,也就是橋墩間距30厘米,因此大部分結構橋長〉30厘米,寬〉10厘米。需要解決的最主要的問題是紙橋在小車壓力的作用下不發(fā)生彎曲和破壞。教師板書)
2、學生小組討論:我們學過哪些增加抗彎曲能力的方法?
今天這些方法中,哪些適宜用在今天的造橋中的?為什么?
集體交流。(教師引導:1、可以通過改變橋面的形狀來增加抗彎曲能力,例如O L □∪ ≈等。2、通過改變橋的結構增加抗彎曲能力,例如拱形、索橋等。教師板書)
3、學生小組合作:在實驗報告上畫出設計圖紙。
(教師巡查指導)
三、展示改進設計方案(集體梳理知識)
1、【利用實物投影】學生展示小組的設計方案,(2組)并派代表簡單介紹設計時如何解決使紙橋在小車壓力的作用下不發(fā)生彎曲和破壞的問題。
2、其他各組學生提出適當建議。(教師根據(jù)其他各組學生的建議適當提示:怎樣牢固的連接各部分。)
3、學生小組再次改進設計方案。(可以重新設計畫圖,也可原圖修改。)
四、成品制作(發(fā)揮技術創(chuàng)造)
技術指導:
教師提問:可能會用哪些技術或要用到哪些對報紙的處理方法?
學生討論,教師圍繞“量、裁、折、卷、粘”對學生進行技術指導。
學生制作紙橋
提醒:造好的橋先不能過分承重和過久承重,如果壓塌一次,恢復形狀后載重量就會大大減少。(準備一張備用的報紙,一旦壓爛了,如有時間按原樣再造一座)
。ㄕn結束前如果完成的小組放實驗室,如果沒完成允許在校的中午時間繼續(xù)制作,也允許學生重新制作)
五、小結
教師談話:用紙造橋,橋上還要承重200克的小車,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相信我們的小建筑師們肯定能把這不可能變成現(xiàn)實。
板書設計: 用紙造一座“橋”
問題: 壓力→不彎曲、破壞
改 形狀 O L □∪ ≈
結構 拱形 索翹
設計→ 制作
【說明】
本課時教學以學生設計、制作紙橋為主。六年級的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已經了解了薄板型材料增加抗彎曲能力的方法、橋的不同結構,用紙造一座橋,他們已經能從形狀、結構等知識的角度考慮達成目標。已經多次接觸設計制作類課文,動手能力有所提高,已經學會開始用科學的方法、思維解決實際問題,初步具有目標明確的設計制作能力,能互相協(xié)力去達成目標,并有一定的自探自悟意識,但制作橋時應該綜合考慮許多因素不夠周到,需要集體智慧的碰撞,需要教師適時的引導。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