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4-03 11:39:13
。2)交流,出示探究問題:
、倏諝馐侨绾芜M入肺部又是如何從里面出來的?
②吸進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
、畚M去的空氣到哪里去了?
。3)布置任務:我們分小組來對不同的問題展開研究。
介紹教室里準備的相關模型和實驗用品,大家可以根據(jù)需要有選擇地使用這些器材和用品。
4.小組活動。各個小組根據(jù)各自不同的探究問題,選用不同的模型和實驗用品,設計實驗并搜集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保證每個問題都有兩個小組在開展研究。
5.探究“我們呼出和吸進的空氣有何不同”的小組活動。
(1)提問:我們吸進和呼出的空氣是不同的嗎?
。2)我們呼出的氣體和吸進的氣體分別是什么?用什么辦法可以證吸進的和呼出的空氣是不同的?
學生在組內發(fā)表意見并把假設記錄下來。
(3)師生共同設計實驗。
(4)實驗需要用哪些器材和用品?合理選用材料開展實驗。
。5)實驗活動:
選用一杯清石灰水,先用打氣筒注入空氣,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再用塑料管用嘴向水內吹氣,觀察現(xiàn)象有什么變化。
(6)交流實驗現(xiàn)象,討論并作好實驗記錄。
(7)大組交流實驗方法和過程并小結:實驗現(xiàn)象告訴我們呼出和吸入的空氣是不同的,吸進的是氧氣,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8)教師講解:杯子里的水并不是什么神奇的東西,而是清石灰水,它遇到二氧化碳就會產生白色的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石灰水變渾濁了就是這個原因。
(9)閱讀:我們呼吸的空氣的主要成分。
(10)談話:我們呼出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里面還是有一小部分氧氣的。你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例子來說說嗎?
6.探究“空氣是如何進入肺部又是如何從里面出來的”的小組活動。
。1)具體活動過程與上面的研究活動相似,這個研究活動更加突出的是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調查和了解,然后借助合適的模型讓學生模擬呼吸的過程,從而弄明白“空氣是如何進入肺部又是如何從里面出來的”。
(2)在跟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一般學生都認為空氣是因為肺部像氣球一樣張開了空氣就進入里面?諝馐侨绾芜M入身體內部的?空氣進入身體內部的動力來自于哪里?通過操作呼吸模型,學生很容易就可以認識到:胸部肌肉的運動使胸腔內的空間大小發(fā)生變化,在胸部擴張和收縮的過程中空氣就很自然地被壓進肺部了。
(3)另外,在操作過呼吸模型以后可以指導學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身體去體會呼吸的兩種不同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體會在這些過程中身體內部各器官的相互協(xié)調和作用。
7.探究“吸進去的空氣到哪里去了”的小組活動。(略)
這一小組的匯報活動放到下一節(jié)研究循環(huán)問題的過程中,以指導學生把人的呼吸與循環(huán)很好地結合起來看待與分析。
三、總結深化
1.談話:通過今天的研究,你有哪些收獲?哪些認識與你原來的觀點是不同的?
2.閱讀教材P52(上)介紹“人的呼吸”的一段話。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