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29 15:00:12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人音版五年級音樂下冊《您好!大自然》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單元主題:
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其塑造的形象相對于文字、繪畫而言是非常抽象模糊的。只有通過聆聽才能體驗到音樂的藝術之美。正如《音樂課程標準》前言所指出的:小學音樂要體現(xiàn)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音樂是體驗藝術,而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該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由此可見,聽覺體驗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在對于本課的設計中,我將音樂的聆聽貫穿全課,通過不同的音樂形象進行對比,甚至同一段音樂,對其音樂要素進行變化,讓學生學會聆聽音樂;學會用音樂來解釋音樂;學會用心來感受音樂……
二、單元目標:
1.通過兩個題材內(nèi)容——“田野”、“雪橇”,一種表現(xiàn)形式——合唱(聽與唱)的學習,讓我們從中集中體驗一個文化主題——對大自然的贊美,進一步激發(fā)我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
2.《田野在召喚》與《我們的田野》是同題材內(nèi)容,但音樂從不同視角展示了中外少年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情緒:一個活潑,一個優(yōu)美。通過對作品的在創(chuàng)造與實踐進一步加深了對音樂文化的理解。
3.同一首《鈴兒響叮當》,由于不同的版本產(chǎn)生的效果也不一樣,人們從不同層面感受少年兒童在大自然冬季中的歡樂,初步體驗音樂的變化發(fā)展帶來的美感。
4.繼續(xù)學吹豎笛,吹奏好《請你唱個歌吧》。
三、教學內(nèi)容:
聆聽:《我們的田野》、《鈴兒響叮當》
表演:《田野在召喚》、《鈴兒響叮當》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唱歌曲《田野在召喚》第一聲部,聆聽《我們的田野》。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歌曲《我們的田野》,感受音樂語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
2.通過學唱歌曲《田野在召喚》,引導學生從活潑動聽的旋律和詩一般的語言中感受大自然美麗的山山水水,激發(fā)我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1.復習鞏固拍和拍的含義和強弱規(guī)律,并能根據(jù)拍號改變旋律;復習鞏固8個唱名的音高音位。
2.指導學生劃拍唱準節(jié)奏及旋律音高。
教學難點:
難點突破:通過按拍號為旋律劃分小節(jié),邊拍強弱規(guī)律邊視唱,來感受不同拍號的節(jié)拍感覺。
教具準備:鋼琴、音響。
教學過程:
一、欣賞歌曲《我們的田野》。
1.第一遍欣賞,讓學生感受樂曲的情緒并用恰當?shù)脑~匯和色彩表達心中的感受。
2.讀歌詞,聽第二遍,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美感。
3.完成課后練習。
4.聽錄音輕聲哼唱。
二、學唱歌曲《田野在召喚》。
1.談話導入:春游是大家都想的活動,因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賞自然美。你們知道大利的少年是以怎樣的心情去旅游?我們從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喚》中去感受一下。
2.聆聽歌曲范唱:你感受到歌曲怎樣的情緒?過去的低聲部有什么特點?
3.視譜,聽教師范唱曲調(diào)。
、徘8小節(jié)由兩個樂句組成問:這兩個曲調(diào)在節(jié)奏上有什么特點?在高聲部哪里是“上行”的走
向,表達了怎樣的情緒?
、茖W生自學第1—8小節(jié)曲調(diào),教師巡視指導。
、墙處熤笓],學習前8小節(jié)。
、群8個小節(jié)也是由二個樂句組成,在曲調(diào)和節(jié)奏上有什么特點?
、山處熤笇W生學唱后兩個樂句的曲調(diào),注意弱起拍的附點節(jié)奏。
、释暾爻,注意小快板的速度,活潑的情緒唱好。
4.學唱歌曲
、庞胠a來哼唱歌曲
⑵朗誦歌詞,想象一下,歌詞表達了怎樣的情緒與情景。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