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3-28 13:13:44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鄂教版五年級品德下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鄂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八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看,穩(wěn)定、發(fā)展、和諧是當前社會生活環(huán)境大格局,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離學生十分久遠,學生對于往昔的那些革命歷史了解不多,學習中可能會出現理解不透、感受不深的現象。
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分析,學生處于五年級下學期,已經度過了三、四年級時的馬鞍型心理發(fā)展不穩(wěn)定時期,有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積淀并逐步形成一定的是非辨識能力,對新知識的吸收能力比較強,在前一課的基礎上有繼續(xù)學習的良好愿望。雖然不太了解中國^共******誕生、發(fā)展壯大等革命歷史,但希望通過學習活動來深入體會。
因此,本課針對上述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了解中國^共******誕生、發(fā)展壯大的革命歷史,知道紅軍長征的艱難險阻,使學生產生崇敬革命先輩、熱愛中國^共******的情感,樹立奮發(fā)圖強的愛國志向。教學難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意識,使他們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明確自己肩負的重任,發(fā)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熱愛祖國、建設祖國。
在突破重難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收集整理相關史料,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交流感悟,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故事重溫那段崢嶸歲月,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共鳴。如果學生掌握的資料有限,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補充。另外要注意課前、課中、課后的活動銜接,突出重點,精心設計,強調“活動”,收集交流、體驗感悟,力求讓學生在自己喜愛的方式中積極參與、感心動情,以達自我發(fā)現、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之效。
設計思路
1.課前收集整理資料。教師著力引導學生課前收集整理相關歷史資料,特別是紅軍在井岡山和長征途中的典型事例,做到功在課前,課堂上才會有感有悟。
2.課中交流探討感悟。在充分收集資料的情況下,學生互相交流探討,共同感受中國^共******從誕生到發(fā)展壯大的艱難歷程,感悟紅軍長征的“人間奇跡”,說一說我們今天為什么要發(fā)揚長征精神,真正讓學生用實際行動來感悟和發(fā)揚長征精神。
3.課后認真實踐拓展。課后搭建交流活動的平臺,通過“唱革命歌曲、講革命故事、揚革命精神”等系列活動感悟發(fā)揚長征精神,為促進學生后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習革命先輩從小立志、嚴于律己、不怕困難、不斷追求等優(yōu)良品質。知道一些革命遺址,養(yǎng)成尊重歷史文化、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好習慣。
能力:通過收集相關史料,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歸納資料的能力;通過課堂討論交流,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辨別是非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能夠與同學一起講講革命故事或者開展一些學習、紀念等活動。
知識:知道中國^共******^令頁~導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的抗爭事例,認識中國^共******成立的偉大意義,體會“沒有^共******就沒有新中國”的內涵。知道^***等革命先輩的遠大抱負及為中華民族做出的杰出貢獻,了解紅軍經受的重重困難及付出的巨大犧牲。
教學重點
了解中國^共******成立、發(fā)展壯大的革命歷史,知道紅軍長征的艱難險阻,使學生產生崇敬革命先輩、熱愛中國^共******的情感,樹立奮發(fā)圖強的愛國志向。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意識,使他們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明確自己肩負的重任,發(fā)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熱愛祖國、建設祖國。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收集整理中國^共******成立的歷史資料,準備相關的磁帶、圖片等。收集關于向農村進軍、井岡山會師、革命根據地建立等史實資料。準備^***的詩詞《長征》《中央紅軍長征路線圖》及《長征組歌》。
學生準備:學唱《沒有^共******就沒有新中國》,并查找^***的詩詞和青少年時期的故事。收集紅軍歌謠及紅軍在井岡山生活或戰(zhàn)斗的故事。查找紅軍長征的典型故事,如《飛奪瀘定橋》《巧渡金沙江》等。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58-P59頁內容,話題為“南湖船上的偉大決定”。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60-P61頁內容,話題為“紅星照耀井岡山”。
第三課時完成教材P62-P64頁內容,話題為“紅軍不怕遠征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伴隨歌聲,走進歷史
1.教師播放歌曲《沒有^共******就沒有新中國》,學生跟著齊唱,讓學生伴隨歌曲旋律走進那個革命的年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