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12 11:04:20
6.聽了祖父的話,我的態(tài)度怎樣?
理解:不以為然
(1)“然”什么意思?(這樣)“不以為然”呢?(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不放在心上。)
。2)用“不以為然”的口氣朗
7.學習第6節(jié)。
。1)因為我對祖父的話不以為然,所以祖父接著說——。
。2)囫囚吞棗
a、“囫圇”什么意思?(整個的,完全不缺的)“囫圇吞棗”呢?
(把棗子整個兒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在學習上不加分析,不求理解。)課文中指我學習時生吞活剝,對所學的并不理解。
b、我是怎樣“囫圇吞棗”的呢?引讀第4和第6節(jié)。
我不管是——(報紙、雜志),也不管是——(短篇……拿來讀)。所以,提筆寫作文時——(進步不大)。像我這種讀書方法,書讀完了——(也就忘得差不多了)。因此說,“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方法比“囫囫吞棗”似地讀兒篇文章的收獲——(大得多)。
8.學習第7節(jié)。
。1)祖父教我的方法是否有效?從哪個詞看出?(果然)
。2)“果然”是什么意思?(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的一樣)
“事實”是指我的作文成績提高了,“所說或所料的”指多讀多寫就能寫好文章。
(3)齊讀。
9.概括第一層層意。
(三)學習第二層(第8至ll節(jié))。
1、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二層。
默讀,并動一動筆墨,用()找出描寫祖父的句子,想想祖父教了我什么學習方法?討論:這方法是什么意思?
2.指名讀描寫祖父的句子,回答上題第一問。
板書:定量有恒
。1)自讀第8、第10節(jié)中描寫祖父的句子,思考:“定量”是什么意思?“有恒”指什么意思?兩者中,關鍵是什么?
(2)填空。
“定量有恒”中的“定量”是讀書要規(guī)定數(shù)量,不能貪多,“有恒”是指要有恒心,堅持不懈。其中關鍵是有恒。
。3)理解。堅持不懈(堅持到底,不松懈)
3.祖父是怎樣教我讀外文要“定量有恒”的?引讀第8、第10節(jié)
4.祖父是怎樣堅持做好“定量有恒”的?出示課后練習2/(2)。
(1)個別讀。從哪些詞語中看出祖父是把“定量有恒”中的“有恒”作為學習的關鍵來對待的?(堅持,一年多)
(2)“定量有恒”的學習方法有效嗎?哪里看出?(考入了巴黎大學)
。3)齊讀句子。
5.概括第二層層意。
(四)小結。
1.用層意合并法概括第二段段意。
2.師:通過學習第二段,我們完成了讀懂課文的第二個步驟:細讀,理重點詞句的意思。下面,我們進步第三個步驟:熟讀,領會課文中心,了解寫作特點。
三、領會課文中心,了解寫作特點
1.分組朗讀第二層的第一、第二層。
2.從祖父教我讀書的兩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學習要有良好的方法。嚴謹?shù)膶W風)
3.這個道理是文中哪些語句告訴我們的?(祖父的語言)
4.師生配合讀全文。生讀祖父的語言,師讀其余部分。
四、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運用讀懂課文的三個步驟學習了《祖父教我讀書》這篇課文。希望大家能把祖父教“我”的學習方法用到自己的學習中去,提高學習效率,做個對社會有用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