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06 19:33:49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廣州版三年級英語上冊《COLOURS》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剛剛入學不久的三年級的新生,學生的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反應靈敏,模仿性強,愛表現(xiàn),大部分學生對于英語有著強烈的興趣,愿意同他人合作,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認知能力較強,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愿意進行交際,在交際中學習英語,感悟英語,在游戲中體驗英語,認識英語。
設計理念:
《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們就要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地跟著教師參與教學活動,運用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及措施。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發(fā)揮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采用直觀情境教學法、TPR(全身反應法),活動式教學法。充分采用了任務型教學途徑,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實踐空間,能較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任務型教學途徑適合多種活動類型和組織形式(如,游戲、比賽、競猜等),使學生在“做事”的體驗中,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提高其語言技能,豐富其情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感受成功的樂趣和喜悅。
教學方法:
在本課中,我采用以“任務為基礎”安排教學內容,完成任務的過程采用玩、唱、動、演、畫等方式。在教學設計中一開始就把任務交給學生,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習語言知識,利用多媒體,實物等創(chuàng)設情境,采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游戲等方式組織課堂教學,提高了課堂效率。
任務型語言教學要創(chuàng)設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的情景,生活化的情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情景交際法”是本課主要的教學方法。TPR教學法組織學生在“身體運動”中學習、在“做事情”中學習、在“口腔運動” 中學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有助于對知識的理解。
教學內容:
1、The five words: red, blue, yellow, green, black.
2、The sentence pattern: What colour is it? It’s…。
教學目標:
。ㄒ唬 知識目標
1、能聽、說、認讀五個顏色單詞red, blue, yellow, green, black.
2、能掌握句型:What colour is it? It’s…,并且能在實際情景中靈活地運用。
(二)技能目標
1、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熟悉運用所學顏色單詞。
2、利用實物練習,使學生在了解句意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表演能力。
(三)情感目標
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和學習興趣,同時培養(yǎng)其樂于與他人交流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教學重點:
1、Learn to the five words: red, blue, yellow, green, black.
2、Practice the sentence pattern: What colour is it? It’s…
教學難點:
1、能在游戲活動中熟悉運用所學顏色單詞,并能對身邊的事物進行簡單的描述。
2、能掌握句型What colour is it? It’s…的正確運用。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