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6-10-24 11:04:57
道理說不通,我開始打感情牌。我把我自己身上的長褲腿卷起來,“你看看,現(xiàn)在我也要穿短褲去上班了。這么冷的天,我穿成這樣,看上去是不是很蠢?”
“是的,”兒子說,但他還是堅持要把短褲穿上。
“你為什么這么想穿短褲呢?”
“因為我看上去不蠢,而且這是我的腿,我不介意他們被凍裂,你不用擔心。”
我的天……記憶中,那是他第一次完美地說服了我:不容他人質(zhì)疑的理念(我看上去才不蠢),縝密的邏輯(這是我的腿,你無權(quán)干涉),以及情感(不用擔心,我自己能承擔凍裂后的痛苦)。這是他第一次收起以往的大哭大鬧,嘗試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我怎么能錯過這次機會,用父母的強權(quán)打擊他呢?
“好吧,”我說,“等我和你媽征求到老師、校長的同意后,你就能穿短褲去上學了。但你得先穿雪地靴在外面。如何?”
“成交。”
他開心地拿出他的雪地靴,而我開始給學校打電話……幾個星期后,校長宣布把兒子的生日定為學校的“短褲短裙日”,校長本人也會穿短裙去上班。那時還是二月中旬,我們都感受到了來自這個社區(qū)共識的溫暖和舒適。
▋每個家庭都該養(yǎng)成“餐桌會議”的傳統(tǒng)
漸漸地,孩子們越來越大。我發(fā)現(xiàn)在各種家庭談判中,我輸?shù)迷絹碓蕉�。他們有時會把我說得啞口無言,真讓我生氣,但這也讓我感到無比驕傲�;叵脒@個過程,我最大的心得,是每個家庭都應該保持一個“餐桌會議”的傳統(tǒng)。
亞里士多德還曾專門為此提出過5個詳細建議:
1、家庭辯論是為了教會孩子自己做決定。當你和孩子分析一個事情的不同角度時,記得給孩子一個明確的選擇(比如暑假是去沙灘玩,還是爬山),更記得告訴孩子,他們可以提出完全不一樣的看法(比如暑假又去沙灘又去爬山),然后他們自己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決定如何做。
2、聚焦在未來。關于過去或者現(xiàn)在的討論,總是低效的。“誰把玩具弄臟了?”、“好孩子才不會把玩具弄臟!”都不如探討“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讓玩具們保持干凈?”
3、說“犯規(guī)”。所有阻礙辯論進行的行為都是犯規(guī):大聲嚷嚷、沖出房間、翻出以前家庭成員的舊行,都會讓討論無法進行下去,甚至得到一個大家都不滿意的結(jié)果。
4、獎勵正面的情感。對于所有尖叫、生氣等行為,都沒收獎勵,這時候頂多說一句“回來,你能做得更好”。只有好好參與討論的孩子,才能得到獎勵。
5、偶爾讓孩子贏。當他們?yōu)樽约合胍臇|西,據(jù)理力爭又頗有幾分道理時,沒有比好好獎勵他們更值得做的了。過去我貪方便,經(jīng)常用慢燉鍋煮各種食物,后來兒子受不了了,說,“即使是一只貓,它的食物也不會總是濕噠噠的”,說得多好,我第二天就買了一堆漢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