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9 10:31:59
教師是課程建設的主體。
幼兒園教育目標是否落實,不取決于政府,不取決于園長,而是取決于每一位教師的教育行為。教師做得怎么樣,直接決定孩子的發(fā)展,教育的質量。教師教什么、如何教,將會影響幼兒的發(fā)展,因此老師在課程建設過程中顯得特別重要。課程建設需要所有的老師都介入,每一個老師都是課程的建設者,每位老師都可以對她班級的課程進行調整,進行改造,進行創(chuàng)新,讓課程更加適合自己班里的孩子。事實表明,課程做得好的幼兒園,老師的積極性和熱情都被充分調動,每位老師都是課程的實踐者、思考者、創(chuàng)造者,群策群力的課程才可能成為好課程。如果大部分老師認為這是領導的事和我沒關系,這個幼兒園課程不可能做好。教師積極性的問題不解決,課程建設就沒辦法推進。
進行課程建設,要理清自己的觀念在哪里?
進行課程建設,無論是課程游戲化項目,還是其他課程建設項目,做的事情是一樣的,首要的是理清觀念。我們目前的課程結構是什么樣子的,合理不合理,還要不要改進?我們課程的內容是不是真的反映孩子的生活,是不是把周圍的資源充分利用了,我們的這些內容是不是真的感興趣的?要對內容進行調整。孩子的情況我們清楚嗎?我們觀察評價和分析了嗎?我們根據自己的觀察評價去修改內容了嗎?活動形式是不是多樣化了?是單一的還是多樣的,可不可以豐富?這些都是課程建設的工作。
為什么需要理念,因為這些理念是課程建設的指路明燈,有了這些理念,我們就能知道課程往哪個方向走,它會影響課程建設的方向和質量。
在《綱要》和《指南》中反復強調了課程建設的理念,課程的理念是幼兒園課程的游戲化、生活化、體驗化、整體化、過程化、情景化。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游戲化、生活化、經驗化。
這些理念是相互關聯的,相互作用,從一個理念切人,一定會到達另一個理念。幼兒園不一定要把這些觀念全面羅列,抓住幾個核心,其他理念就會串聯起來。比如說:是游戲的怎么會不情景化呢,怎么可能不過程化呢?如果是生活的一定是整體的,因為他們是相關聯的,我們要有這些意識。所以,課程方案,它不可能把所有點都寫全,即便只有其中幾個,只要是關鍵的理念,就會把其他理念帶出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