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18 14:03:59
它的意思是說,在幼兒園里的5天,不管孩子有多大的進步,在家的兩天要是松懈,效果將會大大減弱,甚至適得其反,可見家園合作有多么重要。也就是說家庭是幼兒的另一個學習園地,家長是另一位老師。很多幼兒能在幼兒園老師和同伴的提醒下保持良好的習慣,但在家中卻成了另一副樣子。因此我們要做好家長工作,讓家長在家中也注意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常規(guī)。平時除了在家園聯(lián)系欄中張貼一些資料外,還發(fā)放一些先進的家教資料,幫助家長掌握一些科學的家教方法,使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加重得到強化。為了強化幼兒的意識,我們還在班級中設置了“好行為好習慣”的評比欄,只要是小朋友在家里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會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讓爸爸媽媽寫下來,并拿到幼兒園,老師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進行朗讀,并在“好行為好習慣”的評比欄中貼上一朵大紅花,比一比誰的紅花多,效果還是不錯的。
。ㄎ澹┰O立“小小監(jiān)督員”,促進良好班級常規(guī)的形成
例如在盥洗常規(guī)中,我要求幼兒按順序認真地把手洗干凈,使用自己的毛巾擦干,依次盥洗,不大聲吵鬧,不玩水,隨手關水龍頭。在實施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有老師在場監(jiān)督的情況下幼兒都能遵守,可他們只是躲避老師的一雙眼睛,老師不看他們的時候又是另一副模樣,有幼兒洗手時故意捏住水龍頭,水噴出來灑在小朋友身上他們還很開心、、、、在這種情況下,我就請能力強,自控能力好的幼兒來擔任小小監(jiān)督員,去監(jiān)督小朋友的行為,這樣不僅可以不放任幼兒違規(guī)行為,又減輕了老師的工作量,同時還可以鍛煉幼兒為大家服務的意識,真所謂“一舉多得”.
(六)積極的方式對幼兒提出要求。
我們直接告訴幼兒具體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訴他不要如何做和做什么。如教師看到一幼兒在結構區(qū)將花片亂扔在地上,經(jīng)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不要亂扔花片,把花片撿起來!”如果教師采取另一種方式,比較溫和但是堅決的方式,對他說:“××,這個籃子是花片的家,我們把地上的花片送回家。”如果幼兒同意的話,教師還可以和他一起收拾。
。ㄆ撸┯铆h(huán)境隱含常規(guī)要求。
幼兒園的墻面、空間蘊含著教育價值。可以運用具體形象的方法將常規(guī)體現(xiàn)在環(huán)境中。如:在樓梯、喝水處、洗手處等貼上小腳印;洗手處還可以貼上洗手的順序圖;班級內(nèi)用圖案標明各個活動區(qū)域。對于小年齡的幼兒,用標記告訴他們做早操的位置等。每個幼兒的用品上貼上標記,便于幼兒辨認、取放。
。ò耍┻\用榜樣示范的方式。
1.同伴間的榜樣。
老師只要表揚某個小朋友,別的孩子就會紛紛模仿這個小朋友的行為。因此,教師應做到嘴勤,及時發(fā)現(xiàn)和表揚幼兒中的良好行為。教師要求幼兒說話要輕聲,可自己常常為了省事扯著喉嚨打“長途電話”,進行遙控指揮,由于長此在教室大聲的指揮聲中,幼兒也學會了大聲說話,大聲指揮別人。如果教師每次能輕輕地走到需要指導的幼兒邊輕輕的說,孩子們有事也會走到你跟前輕輕告訴你的,而不會坐在位子上大聲告訴你。要求幼兒睡覺安靜,教師就要做到動作輕,不能老遠就喊:“快睡覺,別說話了”,更不能坐在一起聊天;要求幼兒洗手時節(jié)約用水,教師和家長就不能開著水龍頭打肥皂;培養(yǎng)幼兒注意傾聽別人講話的習慣,教師和家長就要認真聽完幼兒講話。作為家長和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行為幼兒樹立榜樣,使幼兒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2.運用講故事、情景表演、游戲等形式給幼兒以榜樣示范。
、俟适轮v述。如通過講述《大公雞與漏嘴巴》的故事,可以對幼兒進行愛惜糧食的教育。
、谇榫氨硌。以表演形式把故事陳述出來,榜樣也在此過程中得到展示。如通過讓幼兒觀看木偶戲《森林動物園》,來使幼兒受到文明禮貌以及與朋友友好相處的教育。
。ň牛┯脙焊、歌曲進行滲透教育。
兒歌短小精悍,而且瑯瑯上口,深受小朋友的喜愛。使用兒歌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和幫助幼兒掌握常規(guī)的要領。洗手的方法,每次洗手時我都要念兒歌:“乖寶寶,來洗手,先把袖子卷卷好,再把小手搓一搓,搓手心,搓手背,一二三,甩三下,最后擦干手指頭。”這樣,使幼兒通過兒歌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洗手的要領,并且還知道了洗手時不應該玩水。歌表演《我是好寶寶》的兒歌:“我是好寶寶,上課小手放得好,小小腳并并攏,小眼睛看老師,說話先舉手,做個好寶寶。”孩子們在兒歌的氛圍中慢慢掌握了上課的要求,都爭先恐后地要做老師的好寶寶。“音樂指令法”以音樂為信號,提醒孩子怎樣的音樂該做什么,讓教室的氛圍變得更親切,這是在音樂活動中經(jīng)常使用的方法。(比如搬椅子的音樂、走到中間的音樂等)
(十)常規(guī)建立的堅持性。
確定了的規(guī)則必須堅決執(zhí)行,教師盡量避免以臨時的指令代替規(guī)則,尤其避免與規(guī)則相悖的指令代替規(guī)則。如玩好了玩具要放回原處的規(guī)則,一位幼兒沒把玩具收好,教師就讓他走了,這時教師要和其他幼兒說清楚是因為這位幼兒身體不好,家長急著帶他去看病。在規(guī)則的執(zhí)行過程中,讓幼兒體驗規(guī)則的公正和互惠,從而提高幼兒遵守規(guī)則的自覺性,避免幼兒總是用規(guī)則去要求別人,而很少要求自己。
。ㄊ唬┐笥變簩W習商討班級常規(guī),自主遵守,逐漸形成自主管理模式。
步入中大班后,孩子們的個性更加鮮明了,他們有明確的行為意識,因此我們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理念,提倡自主的管理模式。
案例1:如在玩拼插區(qū)時,孩子總是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一筐筐的玩具被倒出來,收拾時又亂放。對此,有的老師總是喜歡一遍遍地說:“要把玩具放在一起”,“把筐子放到旁邊”,“把雪花片放到玩具簍里”,可孩子們聽了就忘了,總是記不住。最后,老師認真反思:為什么總是我告訴孩子們怎樣做,為什么不能讓孩子們自己來建立常規(guī)呢?于是,利用一次餐后談話,讓幼兒自主討論如何在拼插區(qū)既能快樂玩耍,又有一定的秩序。幼兒自發(fā)地幾個人圍在一起開始了討論,然后各組抽出一名幼兒向全班介紹他們組所定的常規(guī),最后再由各組之間的幼兒相互提問修正,一套由幼兒自己建立的活動區(qū)常規(guī)成立了。在以后的活動區(qū)活動中,幼兒不僅自己自覺地遵守常規(guī),而且還互相監(jiān)督,使常規(guī)教育真正落到實處。許多常規(guī)都由幼兒參與制定,如喝水時注意什么、戶外活動時怎么做、入廁后為什么洗手等,真正地讓幼兒在一個有限制但又相對自由的、有序的環(huán)境中快樂發(fā)展。
案例2:教師要求幼兒每四人一組進行分組活動,結果有兩組幼兒遇到了問題,其中有一組有五個人,而另一組只有三個人。五人那組的幼兒誰也不愿到另一組去,于是,三人組中的一個幼兒告訴教師說:“老師,我們這組只有三個小朋友,他們都不愿意過來。”這位教師了解了情況后,只對這兩組幼兒親切地說了一句話:“這個問題你們自己解決吧,老師相信你們能解決。”最后,這兩組幼兒在經(jīng)過商量之后,決定還是一組五人和一組三人進行小組活動。在沒有教師的干預和幫助下,問題同樣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