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06 08:48:21
有個朋友來電話說,他在經營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給小孩子們做文化課的輔導。幾年做下來,他發(fā)現孩子們的問題大多數來自家長,但是又不太清楚到底問題在哪里。我便讓他發(fā)調查問卷給家長們,看看家長們認為孩子有哪些問題。朋友果然去做了調查,家長們交給他的問題多種多樣,其中有一個問題,便是“孩子鬧情緒的時候該怎么辦”?
早就有研究指出,那些感到幸福且有成就感的人,并不是智商高成績優(yōu)秀或者家境富裕的人,而是情商高的人。據說,一個人的成功,智商(IQ)的作用只占到了15%,而情商(EQ)的作用則要大得多,占到了85%。也就是一個人控制情緒的能力,決定著這個人的成功與否。
想要孩子脾氣好,父母先要管好自己的情緒
對孩子來說,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有哪些呢?它可以讓孩子注意力集中程度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更出色;孩子的心理免疫力強,可以進行自我調整;人際關系融洽;對疾病的免疫力也較高。
那么,父母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呢?首先,父母能夠清楚自己的情緒,并且了解自己的“元情緒”。所謂“元情緒”指的就是小時候積壓的情緒,影響到當下壓力狀態(tài)下表現出來的情緒。比如,爸爸看到孩子大聲吵嚷就忍不住發(fā)火,原來是他小的時候爸爸動不動就在家里對媽媽和孩子們大叫。他把這個情緒積壓在潛意識里了,長大了遇到相似的情境,他立即就會有情緒。父母明白了自己的情緒并不是來自孩子,而是來自自己的成長造就的。如此,就可以對孩子進行管理。
“爸爸小時候,只要爺爺大聲發(fā)脾氣,就會感到害怕和討厭。所以當你大聲說話時,我就不知不覺發(fā)火,情緒激動。我希望寶貝和爸爸說話時,能夠溫柔點、輕聲點。”
其次,家長要把孩子當孩子,而不是大人。內心擁有“童心”的父母,才會更好地與孩子溝通和相處。有的爸爸媽媽因為小的時候比較懂事,很早就承擔起了責任,便也認為自己的孩子也應該像自己一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