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幼兒園資源 > 教學論文 > 個案分析論文 > 正文

新課程背景下幼兒園多媒體教學的應用研究

來源:幼教網 2018-07-17 17:14:21

說兩句

  幼教論文:新課程背景下幼兒園多媒體教學的應用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一)新課程背景下的幼兒園課程迫切需要多媒體輔助教學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世界教育理念正在發(fā)生深刻的變革,我國也在創(chuàng)新教育思想、新課程理念、以及先進技術的推動下,經歷著一場聲勢浩大的教育教學改革。在這場改革中,各種新型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猶如雨后春筍涌現(xiàn)出來,其中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已經逐漸滲透到教育教學領域。

  采用多媒體技術是學前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代表了當前學前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和方向。隨著上海市二期課改的進一步推進,通過研究新課程教材,探索選擇多媒體教學的原則,并開發(fā)和運用課件,從而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已經成為我們關注的重要問題。

  目前,幼兒園普遍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新課程改革,新課程的學習活動主要是以主題的形式出現(xiàn)的,每個主題下又分別有許多素材點。這樣的結構和設計給了教師和幼兒更大的自由選擇度,教師可以根據(jù)班級中幼兒的特點選擇適合幼兒的素材點和與其相適應的教學手段,教師教學的自由度更大了。作為一個示范性幼兒園,我們走在幼教改革的最前端,我們的教師時常通過新課程的內容和本班幼兒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與計劃,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問題和難點,在困難面前我們試想,如果能善加利用日趨進步、發(fā)展不斷成熟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是否可以逾越這些困難創(chuàng)造奇跡呢?答案是肯定的。通過近幾年的學習、培訓和實踐,我們已經找到了在多媒體教學領域中前進的鑰匙,也將繼續(xù)前進,不斷創(chuàng)造新時代的教育紀元。

  可見,研究新課程背景下幼兒園多媒體教學是非常必要的。教育是社會的教育,教育也是時代的教育,教育也需要科技的支撐。完全脫離社會和時代背景下的教育只是空談,缺乏實用性;而脫離了科技支持的教育同樣無法得到時代的認同。因此,我們嘗試在新課程改革這個時代背景下,闡述近年來我們研究多媒體教學的成果,希望為研究多媒體教學的其他幼教機構提供一些可以相互學習的資料。

 。ǘ┒嗝襟w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

  幼兒的心理與生理特點決定了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應該采用直觀的教學方式,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教學信息更加形象化、生動化、綜合化。因此,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對幼兒更具有吸引力,較易達到教學目的。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越性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吸引幼兒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

  人的學習是通過自身感覺器官把外界的信息傳遞到大腦,經過分析、綜合,從而獲得知識的過程。多媒體技術具有鮮艷生動的圖像,動靜結合的畫面,以及與畫面相協(xié)調的聲音,它可以使教學內容以不同的方式出現(xiàn),多種媒體對幼兒各種感官提供多重刺激,使之產生興奮,快速進入學習的意境和較佳的學習狀態(tài)。這就適應了兒童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興趣容易轉移的特點,并由此喚起高漲的學習情緒,這種學習情緒帶來的有意注意的穩(wěn)定性,促使兒童較多地獲得學習上的成功,學習的成功又反過來強化幼兒的學習興趣,在這種良性循環(huán)的娛樂化的學習中,兒童的認知心理必將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2.有機結合各種教學信息,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技術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供大量生動的畫面來表現(xiàn)現(xiàn)實中無法感受或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在主題為《了不起的中國人》這一活動中,有個故事叫《盤古開天辟地》,教師要讓幼兒了解這個經典的民間故事就需要借助多種媒介來傳遞信息。多媒體技術使教學信息以圖像、文字、聲音等多種形式呈現(xiàn),多方面、多角度地傳播到幼兒的大腦,自然,幼兒的印象更為深刻,認識事物可以全面而立體地,更有效地掌握知識或技能。

  3.具有互動功能,增強幼兒學習的主體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幼兒參與互動,讓幼兒參與到多媒體的內容中去,利用多媒體的提示功能進行自主性學習,真正作為主體出現(xiàn)在教學活動中。從而在活躍氣氛、提高興趣的同時,增強幼兒的參與意識和主體意識,并提高他們處理個人與集體或社會之間關系的能力。

  4.創(chuàng)造情境與氛圍,有利于實施藝術美感教育與情感教育

  利用多媒體技術能為幼兒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營造出一個更為真切的體驗情境,這有利于激發(fā)他們對文學作品、藝術作品的興趣,使幼兒感受到作品的藝術美,并從中受到情感教育。這方面,已經有不少幼兒園進行過嘗試,實踐表明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可見,多媒體技術自身的優(yōu)越性為它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契機。

  (三)我園具有一定的多媒體教科研基礎

  在上海,作為現(xiàn)代化教育手段的多媒體教學已在幼兒園中得到較廣泛的應用。我園歷來對信息技術的運用非常重視,在硬件和軟件方面都具備良好的條件。在硬件方面,我園在新園舍創(chuàng)建了獨立的課件制作室,配備了電腦、打印機、刻錄機、優(yōu)盤、移動硬盤等設備;多媒體室備有高清晰度的投影儀和屏幕;每個班級都配備了計算機,這就為教師制作和使用多媒體課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在軟件方面,我園擁有具備一定專業(yè)技術的課題組成員,她們對POWERPOINT、COREDRAW、FLASH、PHOTOSHOP、FREEHAND、FIREWORK等基本的多媒體制作軟件能熟練使用,部分組員有設計專業(yè)的?苹虮究莆膽{,其余組員也都擅長繪畫與手工制作;此外,我園還擁有良好的專家資源,信息中心和部分家長可以為我們的研究與教學提供指導與幫助。

  可見,無論是師資隊伍的建設、課題組的成立,還是對教師進行計算機技能培訓,各方面的努力促使我園的信息化水平、多媒體教學水平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我園不僅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根據(jù)實際需要使用多媒體課件,而且自制的課件也多次在區(qū)中小學比賽中獲獎。

  基于以上各方面的考慮,我們提出了“新課程背景下幼兒園多媒體教學的應用研究”這一課題,旨在探索新課程教材中選擇性使用多媒體課件的原則,并且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越性,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提升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

  二、研究目標

  為了落實二期課改的精神,本研究通過對新課程背景下幼兒園多媒體教學的研究,探索幼兒園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的基本原則,開發(fā)和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從而更好地為幼兒園教育教學服務。

  三、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收集、整理、分析近年來國內外關于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應用的文獻資料。

 。ǘ┙涷灴偨Y法和案例法

  梳理本園實施新課程中在多媒體教學方面的已有經驗;對教師設計實施的多媒體教學活動進行深入細致的剖析。

  (三)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貫穿整個研究過程,其間教師對新課程新教材進行研究,對選擇性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案例進行剖析與反饋,對同一教學內容的多媒體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的教學效果進行對比研究,探索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的原則,研發(fā)適合不同年齡幼兒的多媒體課件。

  四、研究過程

 。ㄒ唬┑谝浑A段:學習文獻

  網絡搜索有關多媒體課件制作與運用的信息,學習《學前兒童發(fā)展心理學》、《教學應用研究》、《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領域的運用》等文獻資料,分析多媒體課件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以及它與幼兒心理發(fā)展的關系。

  (二)第二階段:鉆研教材,選擇多媒體教學的內容

  我園是二期課改新教材的試點園,考慮到本課題研究的主要載體是新課程中的教材,因此,在研究過程中熟悉新教材、選擇適合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內容就顯的尤為重要。新教材是以主題素材點的方式呈現(xiàn)的,在反復研讀新教材的基礎上,我們在眾多素材點中選擇了有事物變化過程的、傳統(tǒng)的教師語言和靜態(tài)的圖片所不能替代的、以動畫和游戲為主要形式的內容,如:《大熊山》、《美妙的聲音》、《腳步聲》、《甜甜的夢》、《小烏龜看爺爺》、《輪子歌》、《幫幫小兔子》、《春天來了》、《秋天的顏色》、《春天的花》、《小樹葉》、《云彩和風》、《消氣公司》、《京劇臉譜》、《新年賀卡》、《雨中情》、《小螃蟹的奇遇》、《盤古開天辟地》等,根據(jù)這些活動內容制作多媒體課件。

 。ㄈ┑谌A段:實踐多媒體教學

  當我們選擇好適合多媒體教學的素材點后,便開始著手制作課件。在制作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往往需要花很多的精力來收集制作課件所需要的素材,如何能更加簡便快捷地獲得素材成了我們研究中的新問題。

  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認為制作課件和收集素材這兩者是穿插在一起、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于是,我們開始在制作的過程中有意識地積累各種素材,并把它們分類歸檔為動物、植物、人物、交通工具、標志與符號等電子文件夾,以便今后的查找與再利用。在這樣反復的實踐運用中,我們的“素材庫”和“課件庫”應運而生。

  教學實踐當然也離不開教學觀摩與研討,在觀摩與研討中我們總結出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利弊,初步得出了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服務性”原則;運用實驗對比研究法,分析了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差異,并逐步總結出了“多樣性”、“針對性”、“適宜性”的原則;對教學活動中師幼行為進行細致的觀察分析,初步得出了“互動性”原則。

 。ㄋ模┑谒碾A段:成立“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制作教師發(fā)展專業(yè)小組”

  本課題研究的對象是近年來的新興技術,因此,課題吸引了我園一批年輕的教師。這些教師充滿朝氣和研究的熱情,但也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許多對多媒體教學有研究、有興趣的老教師也參與了進來,她們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與年輕教師優(yōu)勢互補。由此,我們成立了“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制作教師發(fā)展專業(yè)小組”。小組成員在新教材中選擇適合多媒體教學的內容制作和運用課件,針對前一階段提出的各個原則進行實踐論證,并交流經驗,提出困惑,共同協(xié)商解決問題。

 。ㄎ澹┑谖咫A段:總結經驗

  通過對多媒體教學案例的分析,總結教師的經驗,結合國內外在該領域中的研究成果,我們總結了幼兒園新課程背景下選擇使用多媒體教學的基本原則,多媒體教學在不同領域活動中的應用價值,以及多媒體教學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五、研究成果

  (一)幼兒園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基本原則

  1.服務性原則

  服務性原則是指多媒體技術要為幼兒發(fā)展服務、為教師教學服務。多媒體技術是一種教學手段、是一種輔助性工具,是為教學提供服務的環(huán)境和媒體,是開展教學的新型載體,絕不是教學的全部。而人(教師和幼兒)才是教學的主體,是活生生的,有主觀能動性的。因此,教師必須把握好多媒體技術服務教學的原則,將其與其他多種教學手段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多媒體技術發(fā)揮其獨特的功效。

  以案例《云彩和風》來說明服務性原則。

  《云彩和風》是大班學習活動中的一個素材點;顒拥闹饕鈭D是通過詩歌讓幼兒體會風吹云動的變化過程。在運用傳統(tǒng)圖片形式教學效果不佳的情況下,我們選擇了制作FLASH軟件。結果我們發(fā)現(xiàn),多媒體形式可以清晰地演示出云彩的變化過程,再加上美妙的背景音樂,配上教師朗朗唱頌詩歌的聲音,一下子把詩歌**有的優(yōu)美意境表現(xiàn)出來了。而云彩的變化讓幼兒不再覺得陌生,變成了可以“觸摸”到的變化。在活動當中,幼兒感興趣極了,還基于自己的已有經驗,創(chuàng)編出許多新的詩歌,教學效果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中的圖片講解。

  從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對于類似的欣賞性活動,雖然教師事先已經通過一系列的感知活動,讓幼兒嘗試理解天上的云彩和流動的風之間的關系,但是不可能在一個集體活動中讓幼兒充分理解語言詩歌中美麗而又多姿的云彩變化。而且,詩歌中云所變化出的船、獅子、娃娃等形狀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可遇不可求的,自然不可能讓幼兒親身觀察到這些變化的過程,只能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來觸動幼兒的感知神經,依賴幼兒現(xiàn)有的少許經驗,引起他們的共鳴,這實在太單薄了。而當我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來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的內容時,幼兒直觀的看到了云彩的變化,感受到云彩變化過程的奇妙,這是其他教學方式所不能的。而多媒體課件的為教學服務的原則也在活動中得到了最好的證明!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