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7-16 16:51:01
5.源于領導的支持和肯定
為什么領導的支持和肯定對教師具有那么大的價值呢?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傳統(tǒng)官本位文化的影響;二是教師具有得到領導賞識的心理需要。忠君觀念是中國人的一種普遍的觀念,是一種群體意識。隨著時代的變遷,忠君觀念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但是中國人的這種傳統(tǒng)文化心理結(jié)構(gòu)在一定的時候還會在社會生活中顯露出來。一位幼兒園老師曾說過:“我非常在乎園長,哪怕是他看我的眼神我都很敏感。”還有一位老師說:“現(xiàn)在年齡大了,也想得多了,領導的一句話都要想半天:為什么講?是不是針對自己的?”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赫茲伯格提出,“領導的賞識”是重要的激勵因素和手段。因為,對教師來說,它意味著自己在組織中的位置、自己獲得發(fā)展機會的多寡、工作能否順利進行和獲得成功、工作成績是否得到認可等等,而所有這些都影響著教師的幸福體驗。一位幼兒教師說:“其實領導認可還是很重要的,對以后的工作重要,如獎金、效益、進修機會都與之有關。”
另一位老師說:“最大的幸福來自園長的賞識。記得剛到幼兒園的第一年,園長分配我擔任大班的班主任。接到這個任務,我心里既高興又擔心。老園長看出了我的心事,找我去談心,并告訴我:‘我讓你帶這個班,我知道你是有能力的,一定會干得很出色的……’聽了這席話,我不再擔心什么了,反而對前途充滿了信心,有一種特別的興奮和感動。”
那么,如何獲得領導的賞識和肯定呢?關鍵還在于以自己實際的工作成績贏得領導的認可。一位老師說:“剛開始工作時,對自己未來的工作有一些設想。特別是在畢業(yè)幾年后,就想把工作做好一點,按好的標準要求自己,有公開課我就要求上,有外出參觀學習的機會,我也爭取。反正當時的想法是課要上好一點,能出去學習就爭取出去,以自己實際成績贏得領導賞識,不刻意拍馬。”
6.源于工作中獲得的發(fā)展和對教育事業(yè)的不懈追求
在教育過程中,不僅幼兒獲得成長,教師自身也獲得一定的發(fā)展。雷伯曼1995年指出,教師日常生活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應該是自身的發(fā)展。幼兒教師的發(fā)展是在與幼兒互動中、在與家長和同事的交流中、在對教育理論的學習和研究中、在對自己的教育行為的反思中獲得的。這種發(fā)展不僅意味著教育能力的增強,還意味著個人整體的成長。發(fā)展本身能帶給人幸福,因為發(fā)展是生命的本質(zhì)。
對教育事業(yè)的不斷追求,其實就是人的“實現(xiàn)趨向”在教育活動中的表現(xiàn),是一種求完滿的趨勢,是個體充分發(fā)揮機能的表現(xiàn)。這種追求能帶給人巨大的滿足和充實感,而體驗充實感本身就是幸福。
一位老師說道:“在追求的過程中,覺得很快樂,沒有特別累的感覺,其實一開始也沒有具體明確的目標,一個目標達到了,自然又有另一個目標。從1998年到現(xiàn)在,工作中感覺最輝煌和幸福的時候是幼兒園創(chuàng)省一類園的時候,當時幼兒園整體氛圍很好,人很充實,整天很忙碌,干事總是一身勁,也有競爭的意識。其實幸福體現(xiàn)在追求的過程中。這份工作給我的內(nèi)在回報是覺得自己在不斷完善。我個人的發(fā)展是逐步從混沌走向清晰的,是一個不斷思考、反思自己的過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