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6 10:35:54
藝術教育的過程是健全人的素質的過程,幼兒處于人生的開始階段,對于其人格還沒有完整的健全。通過繪畫這一形式可以使幼兒體會繪畫成功帶來的喜悅,以及繪畫失敗帶來的失望與傷心,他們可以通過繪畫這一形式表現出來,使內心的情緒得到很好的宣泄釋放,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促進其健康積極向上的發(fā)展。合理地培養(yǎng)幼兒的繪畫興趣,有益于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
3探索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教學方法
美術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幼兒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師生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動方式的總和。教學方法與實現美術教育課程的目標有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教育方法能夠使幼兒的美術課堂更加具有吸引力,可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還會影響幼兒的人格的成長。和培養(yǎng)專業(yè)的藝術家不同,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對象是學齡前的兒童,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與藝術家的繪畫出發(fā)點不同,觀察事物的視角也有所差異。因此我們在課程的設計上就要有所側重,同時要掌握良好的教學方法。
3.1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授課方式
和其他的教學方式一樣,語言是承接著教師與學生的媒介,是我們上課時必須用到的教育手段。講授法是我們常用到的教學方式,通過教師的講解向幼兒傳遞知識信息。其主要包括講述、講解等教學方式。講述是教師在上課的時候通過語言傳遞知識,向幼兒描述學習的對象。例如在畫水果的時候,描述寫生對象的特點,引導幼兒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講解是對某一概念進行講述解釋。將不易于幼兒理解的概念形象生動地展示給幼兒。例如在制作手工藝品的時候講解其制作過程;如何欣賞繪畫的美的原理。講授的內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易于幼兒接受,具有科學性、藝術性以及實踐可操作性。同時遵循引導啟發(fā)式教學原則,不可以用教師的思想來主導學生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要合理引導教學,發(fā)揮幼兒的繪畫天性。其外還有以互動教學為主要形式的談話法和討論法。談話法要求教師在上課之前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教師在提問的時候要注意問題的藝術性,積極鼓勵幼兒發(fā)問,培養(yǎng)幼兒善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討論法由于其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兒童的年齡特點,比較適用于大班的教學。形式可采用集體討論也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由于美術的學科特點,討論的答案具有不固定性,教師在討論后要積極進行課堂總結,概括討論內容。
3.2以指導練習為主的教學方法
幼兒要獲得美術知識,必須要通過反復的練習操作,獲得美術知識的熏陶。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幼兒的練習通常是模仿練習和創(chuàng)作練習。模仿練習就是幼兒通過教師的演示,模仿教師的繪畫進行藝術素質的培養(yǎng)。幼兒有天生的模仿能力,在進行模仿練習的時候,教師應該把握住幼兒的天性特點,不要進行機械的課程講述,禁錮兒童的思想。創(chuàng)作練習,是幼兒利用已知的繪畫技巧,獨立地創(chuàng)作繪畫的過程。創(chuàng)作練習的目的是加深幼兒對美術的理解和提高他們的表現能力。積極鼓勵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練習,有益于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形成,開發(fā)其潛在的藝術潛質,同時能夠寓教于樂,達到教學的目的。
3.3以幼兒的直接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美術的特點是直觀形象性,幼兒主要通過視覺來感知。通過教師的直觀演示和引導幼兒對事物進行有效的觀察來描繪事物。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兒童,首先引起幼兒的興趣,然后再了解過程,讓幼兒獲得直觀的感受。同時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興趣,訓練其擁有敏銳的觀察視覺,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教師在進行美術課程的時候應當運用靈活的觀察方法。確定合理的觀察對象,引導兒童進行有意識的觀察,同時選用恰當的觀察方法,達到教學的目的。
3.4以欣賞和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
培養(yǎng)幼兒善于觀察的眼睛,對于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實施很重要,通過對自然界,人文社會中美好事物的觀察,提煉出美,感受到美,對美的升華。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從小培養(yǎng)孩子善于觀察藝術的美,體味生活中美的事物,尊重幼兒對藝術作品的感受,引導其擁有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同時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對美的認識,探究生活中美的存在。教師可以積極創(chuàng)設適合幼兒的藝術情景,使之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特定的藝術環(huán)境中,探索藝術之美,引發(fā)幼兒相應的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幼兒感受美、理解美、發(fā)現美、探索美。美術教育活動作為幼兒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僅僅是強調德育方面,更應該從幼兒的天性角度出發(fā),合理地引導幼兒,積極地探索適合幼兒的從教方法和教育理念。我們要做到的不僅是傳授給學前兒童藝術技能,更應該培養(yǎng)其藝術天分和藝術創(chuàng)新能力,幫助幼兒建立自信。法國雕塑大師羅丹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來說,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fā)現。馬克思曾經說過:“如果愿意欣賞藝術,你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yǎng)的人。”我們要從孩子的兒童時期培養(yǎng)其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激發(fā)其潛在的藝術底蘊、鼓勵其繪畫的興趣,讓他們成為美術教育課堂上的積極參與者,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填鴨式的教育。教會學前兒童熱愛生活善于發(fā)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形成健全人格,是學前兒童美術的教育理念。要求我們在進行藝術教育的同時引導幼兒進行藝術品質的培養(yǎng),使幼兒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