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小石頭侃升學 作者:小石頭 2018-06-20 14:38:01
3、給孩子找老師,價格實惠第一,老師水平第二。
4、把孩子學琴的事兒完全甩給老師,孩子練琴家長沒耐心陪同,只會監(jiān)督形式。
5、一心撲在考級上,考過了就沒事了,愛彈不彈。
6、自己根本也都不喜歡音樂,一家子毫無音樂氛圍,并且也沒有對音樂感興趣的跡象。
所以,知乎上《為什么那么多中國孩子要學鋼琴》里最火的回復的第一句話就是:“73%的中國家長因為自己傻X讓孩子學鋼琴。”
所以,微信上還曾有一篇爆火的文章,叫做《現(xiàn)在很多家庭讓孩子學鋼琴,其實就是為了裝B》
音樂是一個人一生必備的技能嗎?顯然不是。
被逼著學音樂真的會陶冶情操嘛?顯然不會。
不從興趣出發(fā)的外圍愛好,對一個人有很大的幫助嗎?顯然也不會。
這樣的用逼迫的手法,流于表面地讓孩子具備一種能力,充其量能在孩子參加工作后的企業(yè)年會上表演個節(jié)目,或者在學校的藝術(shù)節(jié)秀一秀小實力,然后這一生你可能都不會為你這個技能感到真正的驕傲和滿足。
沒能讓孩子真心愛上,逼出來的技能能靠譜嗎?
四、堅持讓孩子學鋼琴真的培養(yǎng)孩子的毅力嗎?
其實這個問題不如這么問:逼一個人堅持一件事情,真的培養(yǎng)一個人的毅力嗎?
別管是學數(shù)學還是學鋼琴,只要你用逼的手段,你培養(yǎng)的能是毅力嗎?你培養(yǎng)的是奴隸好嗎!
小石頭很難想象,一個成年人在一次演講中,激動萬分地說:“小時候從4歲開始,我被我爸爸媽媽逼了10年,逼迫我每天訓練鋼琴,讓我明白了人應該有毅力,鑄就了我今后的成功,我感謝我的父母。”
你聽聽這個場景,放開心麻花劇場都能讓人哄堂大笑。
人的驕傲來自于什么呢?往往都是一種小小的執(zhí)念。
“我感謝爸爸媽媽在我4歲的時候送給我一架鋼琴,我很喜歡它,但是笨笨的我并不擅長,也沒有天賦,但是他們給我找老師,在我最想放棄的時候,陪伴我,不斷引導我去看到、聽到和感受到更多音樂世界的美好,我有了自己的偶像,我有了我的目標,鋼琴成了我的朋友,在我開心難過的時候,我愿意跟它分享,我不必像其他小伙伴一樣擔心考級,我按下的每個音符是因為我喜歡,鋼琴現(xiàn)在陪伴了我接近20年,但這只是個開始。”
是的,如果你的孩子處于這樣的一種狀態(tài)下,那么你對他在鋼琴的培養(yǎng),才不算浪費。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