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藝術培養(yǎng) > 正文

兒童繪畫不教而教

來源:葉子少兒美術網 2018-06-10 09:17:31

說兩句

  兒童美術教育是兒童早期教育的一部分,它從兒童的心理特征出發(fā),通過繪畫、設計、制作等造型活動,培養(yǎng)兒童對美的感受,開發(fā)兒童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F代教育重視人的知識結構和藝術素質,強調用積極的思維去改變過去那種單純的記憶和摹仿。兒童美術教育不僅僅是繪畫技能技巧的訓練,也不單單是為了培養(yǎng)幾個藝術家,它已越出本學科的領域,成為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造性、開拓性人才的基礎工程之一。

  本書登載的是我教授的3至12歲多名學生的繪畫作品,這些作品部分地展示了他們的形象思維活動和藝術創(chuàng)造精神,體現了他們對自然和美的追求,同時也闡述了我所奉行的教育宗旨:所有的兒童生來就具有繪畫和創(chuàng)造的天賦,順應兒童自然發(fā)展的規(guī)律,誘發(fā)兒童自我表現意識,激活兒童的創(chuàng)意思維,是兒童美術教育的關鍵之所在。

  一、兒童繪畫的發(fā)展和特征

  兒童繪畫大致可以分為涂鴉期、命名期、創(chuàng)意期和轉換期。

  1、涂鴉期

  幾乎每一個孩子從二三歲起,就喜歡用筆狀物,在一切劃后能夠留下痕跡的地方涂畫,當他拿到了涂畫工具(如筆等),就會在紙上(或別的地方)隨意地涂畫一些無規(guī)則、無秩序的點和線,我們稱之為涂鴉期(涂鴉時期的兒童畫稱為“涂鴉畫”)。

  涂鴉期一般可分為兩個階段:

  a.無目的涂鴉

  幼兒在兩歲之前,尚不能控制手臂的動作,這時的涂鴉更多的是他們心理發(fā)泄所引起的消耗動作,并伴有一定的知覺表現。

  b.有目的涂鴉

  三歲左右,兒童在涂鴉時有較多的重復動作,反復地畫線段,即可以確定這個兒童有了視覺的控制,經過一段時間的涂鴉,兒童已具備視覺和動作的控制能力,從他涂畫的亂線中顯示出求變的趨勢。封閉式圓出現,兒童很感興趣,他嘗試著在圓中表現人的臉。大多數兒童筆下出現的較為完整的形象都是人。

  兒童本身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在進行繪畫的創(chuàng)造活動,他們的作品表面上看似乎顯得“亂七八糟”或“不成形”,但這種無意識涂鴉實質上是兒童自發(fā)性繪畫的開始。

  2、命名期

  四歲左右的兒童,由于手、腕部肌肉、骨骼活動及視覺控制能力的增強,開始根據需要給自己所畫的線和點命名,這是兒童思維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它表明兒童已把自己的涂畫和想象活動聯在一起,從單純的經驗活動轉入繪畫的想象思考。

  a.抽象命名期

  三至四歲的兒童很認真地畫著沒有具體物像的點、線和圓,然后給它們一一命名。這時的兒童已有一定的想象或認知能力,他們已能把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用點和線敘述出來。

  抽象命名期兒童想象的形象零碎而不完整,形象之間缺乏聯系,作為兒童認識世界的特殊符號,這些線和點蘊涵的信息也是斷斷續(xù)續(xù)的。

  兒童抽象命名期的繪畫不具備一般意義上的繪畫要素,他們的繪畫既非成人的繪畫,亦非直接源于外界的事物,但從畫面卻能感覺出某些構成的設計意識和對形的追求。這些看上去顯得無定形和雜亂無序的圖畫,給我們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b.象形命名期

  通常三至五歲兒童描繪的事物,已具有一定的象形意義。不須解釋,人們就基本能看出兒童想表現什么。兒童所知事物及視覺表現的形成是和兒童的經驗聯系在一起的。當他們從抽象命名期過度過來;那些亂線和圓圈中慢慢顯露出來的也就是一些具有象形意義的線構成。

  幼兒在作畫過程中,常伴有自言自語。這一方面是他們的繪畫語言不夠完善,需要用語言來補充,另一方面也是他們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一種交流方式。

  幼兒作畫一般不能在畫面上表示物像的上下空間聯系,因為新生嬰兒的視覺像照相機的鏡頭中友映出的圖像一樣,看到的物像是倒置的。有的二三歲的兒童經常倒著翻看畫報和小人書,他們并沒有人是腳朝上、頭朝下倒置的意識,這個兒童畫一大一小兩個人就不是按常規(guī)從上至下、從頭至腳畫的,而是先將頭部畫在紙的下方,再依次往上畫出眼睛、鼻子、嘴巴和身子。這種反順序的倒置畫法常出現在三歲左右的兒童身上。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由于大腦的作用,這些現象會很快消失。然而實際上,視覺中的物像仍然是倒置的,只是人順應了視覺的習慣模式。在我的觀察之中,這種倒置畫現象,在兒童自由自在的繪畫世界里是有顯露的。如果對兒童繼續(xù)進行倒置畫訓練,讓他們保留一些人在原初視知覺狀態(tài)下的觀察方法,那么,對兒童乃至他的整個人生的思維方式都將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成人是概念性地理解事物,而兒童是創(chuàng)造性地認識事物。畫一只眼睛表示一個人在看,畫五只眼睛就表示是五個人在看了,沒有上也不存在下,兒童認識的空間是無限的。兒童的這種描繪盡管與成人認識的世界相去甚遠,但這種簡單的象形圖形絕不是模仿,也不是概念的圖解,而是兒童在感受、認識事物的、一種早期創(chuàng)作的萌芽。

  這些曾被視為簡單而無意義或是純粹肌肉動作的兒童自發(fā)性繪畫是兒童自然成長過程中的需要,也是人類本能引起的源自于天賦的原始沖動。有人曾臆測幼兒的初期繪畫行為系先天具備的精神作用。人類和動物的區(qū)別,就是人類能創(chuàng)造,而動物不能。沒有這種創(chuàng)造能力,人類就不能生存。因此尊重兒童早期的創(chuàng)作,不論是隨意的涂鴉,還是稚氣的創(chuàng)意,不論是一根線,還是一個圓,不論這種創(chuàng)造力施于何處,于孩子都是有益的。

  3、創(chuàng)意期

  五至八歲的兒童由于表象的積累和對語言的掌握,想象的有意性逐漸增強,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有一定的發(fā)展,他們初步具有把握人和物的特征及事物之間有機聯系的能力,在他們的繪畫中,表現出某種完全的獨立性。

  一張兒童畫的產生是兒童思想的寫照,是兒童思維過程的記錄,兒童畫于兒童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也是一種情感的需要。不論是在墻上、地上、紙上或是別的地方,只要能夠畫,都可能留下他們想象奇特、造型生動、富有創(chuàng)意性的作品。他們對繪畫及一切造型活動都充滿了不可遏制的熱情,從而形成了兒童繪畫能力發(fā)展的創(chuàng)意高峰期。

  繪畫作為一種視覺語言,是流傳最廣、最易被人接受的交流體系.筆者在湘西、貴州、西藏等山地高原少數民族地區(qū)的考察中,也曾多次注意到那些半大的孩子在吊角樓、石頭墻甚至扮禾桶上那些稚拙、生動而富于創(chuàng)意的畫,它們無不導示出兒童的一種自由創(chuàng)造精神。

  4、轉換期

  七歲的兒童開始上學。擅長文字、語義思維和邏輯思維的左腦模式逐漸取代搜長形象、視覺直覺思維的右腦模式,并進入統治地位,自此,兒童的繪畫也開始進入繪畫的轉換期。

  就像人類曾經不知道自己身上的血液是在不停地循環(huán)那樣,他們更不知道思維是由大腦掌管的,而且還存在左腦和右腦的區(qū)別。

  人的大腦具有語言和視覺的雙重功能,F代科學對腦功能的研究表明,左、右腦半球是兩個不同的思維模式。左腦擅長于邏輯的、理性的和語義的思維,它是人類思維活動的統治模式,這種思維是有意識進行的。而右腦模式則擅長于形象的、直覺的、多向同時和整體的思維,這種思維是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進行的。當今創(chuàng)造學對這一類思維特別看重。

  六歲以前的兒童基本上是生活在形象的世界,他們的思維主要屬于形象思維,且具有一定的直觀性,這時的兒童還沒有接受文字、數學和其他理論知識的訓練,還沒有受到左腦模式的干擾。作為擅長處理非語義的、視知覺和形象信息的右腦模式即可充分運轉。兒童基本上是用右腦觀察和分析事物。兒童不識字,作為感情的交流或信息的傳遞,直觀性的美術形象比任何其他方式的表達來得更為直接和恰當。這時,繪畫語言對兒童來說,是一種優(yōu)于文字語言的特殊語言系統,他們在不受左腦干擾的情況下,下意識地創(chuàng)造出無數令我們驚訝和不可思議的繪畫作品來。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大致在9至12歲左右,逐漸進入繪畫的轉換期。這時,他們已有一些較為實際的認識和處理事物的能力,對繪畫有了寫實的要求,過去那種隨心所欲的想象活動逐漸被理性的判斷所取代,創(chuàng)造的原動力減弱,他們對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作價值產生懷疑,因此有很多兒童的繪畫熱情大大減退。這與兒童進入小學,尤其是進入中學后,左腦訓練顯著增加和過重的邏輯運算,再加上注入式、填鴨式的死記硬背,右腦的運轉受阻,左腦模式逐漸進入統治地位不無關系。

  長期以來,人類大腦的使用一直處于天然的狀況,左腦模式幾乎控制著我們整個的思維,而掌握形象思維的右腦模式的功能和作用都遠遠沒有發(fā)揮出來。右腦開發(fā)不夠的局面不是人有意造成的,甚至許多人還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右腦被閑置,也不知道右腦的記憶容量大約是左腦的100萬倍。今天計算機能代替左腦的很大一部分勞動,但要替代右腦的功能卻無能為力。而形象化和直觀性的美術教育能活化右腦的功能。右腦是靈感、想象與創(chuàng)造性火花的發(fā)源地。因此,經常組織孩子參觀畫展,觀賞自然風景,讓他們動手畫和設計制作各種藝術品等,使孩子在一種自由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中,始終保持右腦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正常發(fā)展,同時將形象的直觀的美術教育引入其他邏輯性思維的教學之中,既可促進和保持兒童轉換期前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又不造成孩子對文字、語言、數學計算等學習的障礙,從而能順利地度過兒童繪畫的轉換期,進入新的學習階段。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