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5-24 13:08:57
。ǘ┕(jié)奏練習,舞蹈配合
1、讀一讀 (師生配合讀節(jié)奏)
x x x | x x | x x | x — | x. x | xx x ||
。◣煟┪沂 個 草 原小 牧 民 啊 哈 啊哈 嗬
生讀
x x x | x x | x x | x — | x x x x | x x x x ||
。◣煟┦帜 著羊 鞭 多 自 豪 噠噠 噠噠 噠噠 噠噠
生讀
x x | x x | x x | x — | x x | x x ||
。◣煟┎ 兒 青 青 羊 兒肥 刷 刷 刷 刷
生讀
x. x x x | x x x | x x | x — | x — | x — ||
。◣煟┟ 在眼里 喜在 心 喜 在心 哈 哈
生讀
2、議一議
。1)學生復習討論蒙古舞(揚鞭 勒韁 硬腕 硬肩 擠奶……)
。2)討論四條節(jié)奏中可以選用哪些舞蹈
3、跳一跳
。1)分組自選一條邊讀邊跳
(2)集體組合邊讀邊跳
。ㄒ鈭D:第一步的“讀一讀”,解決了歌曲中的難點,為學好歌曲打下了基礎。第二、三步的“議一議、跳一跳”通過蒙古舞的復習,進一步了解蒙古人民的生活和草原風景。)
。ㄈ└枨鷮,牧民歡歌
師談話:草原人民能歌善舞,不僅能跳得一曲好舞,也能唱得一曲好歌。瞧,他們來了。(多媒體播放蒙古小牧民們在草原上載歌載舞的情景,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
1、跳一跳
。1)出示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根據歌詞選用節(jié)奏練習中的舞蹈,分組練習
。2)舞蹈練習(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
2、唱一唱
。1)集體跟唱
。2)尋找難點,解決難點(學生自己找難點,再請學生幫助解決)
。3)啟發(fā)有感情地演唱曲調
3、讀一讀
按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4、聽一聽 唱一唱
。1)聆聽教師范唱
(2)學生自主練唱
。3)討論歌曲情感
。4)有表情地演唱
5、綜合體驗
。1)編一編
分組自由練習
。╝)用“x”和“x—”選用節(jié)奏樂器為歌曲伴奏(雙響筒 碰鈴 串鈴 沙球)
。╞)用舞蹈為歌曲伴奏
。2)演一演
集體表演
。ㄒ鈭D:結合多媒體課件,并多次欣賞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使學生感受蒙古民歌的優(yōu)美旋律,加深學生對音樂的印象。在最后的綜合體驗活動中,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藝術的想象力,進行各種形式的表演,讓他們在廣闊的藝術天地中得到培養(yǎng)。
在教學設計上注重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努力營造充滿美感的課堂環(huán)境,采用了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音樂活動。)
。ㄋ模、音樂欣賞
師談話:我們是一群快樂的小牧民,有牛兒、羊兒、小伙伴為伴?,誰來了……(多媒體播放草原小姐妹放牧的情景,音樂《草原放牧》)
1、聽一聽 想一想
草原小姐妹在干什么?此時此刻他們的心情怎樣?
2、聽一聽 看一看 說一說
分段欣賞
第一段 情緒怎樣?表現了什么?(多媒體顯示草原小姐妹靜止的畫面)
學生討論后,根據正確的回答多媒體顯示草原小姐妹快樂放牧的情景,表現了草原小姐妹放牧時愉悅、歡快的心情。
第二段 情緒怎樣?表現了什么?(多媒體仍然顯示草原小姐妹靜止的畫面)
學生討論后,根據正確的回答多媒體顯示草原小姐妹的優(yōu)美舞姿,表現了草原小姐妹用歌舞抒發(fā)對家鄉(xiāng)的贊美和熱愛。
3、畫一畫
用線條或圖形表示每段音樂的情感
4、跳一跳
根據音樂的情緒用蒙古舞(揚鞭 勒韁 硬腕 硬肩 擠奶……)來表現《草原放牧》的情景
5、動一動
選用“x”和“x—”選用節(jié)奏樂器為樂曲伴奏 (雙響筒 碰鈴 串鈴 沙球)
6、演一演
集體表演
(五)結束
師談話:美麗草原帶給我們富裕、美滿的生活,讓我們再一次來歌頌草原生活吧!
在《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歌聲和舞蹈中結束本課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草原巡邏兵》,感受內蒙古音樂的感覺,從音樂的角度模仿馬蹄聲!
2、通過欣賞《草原巡邏兵》,在欣賞的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3、初步了解民族吹管樂器“笙”,感受笙的音色,并可通過與木琴演奏的《我是人民小騎兵》的比較,感受不同民族樂器表現內蒙古音樂的不同感受!
二、教學重難點:
1、通過欣賞《草原巡邏兵》,在欣賞的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2、在進行模仿馬蹄聲的活動時,教學難以組織,也很難將模仿馬蹄聲的活動提高到音樂的角度。
三、教學過程:
。ㄒ唬⿲耄
1、師:今天老師先讓同學們聽一段音樂,聽完后請同學們告訴大家,你聽了這段音樂后會聯想到怎樣的一個場景?它的情緒是怎樣的?
放音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輕音樂版)老師做部分蒙古動作引導。
生:回答---------
2、師總結: 同學們說的真好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美麗的畫面,這首歌,就是歌唱出草原人民對家鄉(xiāng)無比熱愛之情的。
。ǘ┬蕾p《草原巡邏兵》
1、導入:聽,在這遼闊的草原上,一群英勇的巡邏兵正快馬加鞭的過來了,讓我們聽聽看,他們都是一群怎樣的巡邏兵?
2、聽樂曲的“引子”與第一部分的快板音樂,學生發(fā)表言論。
3、請學生模仿巡邏兵們騎馬飛奔。
4、師:除了用形體動作來表演以外,還可以用哪些方式來模仿騎馬或馬蹄聲呢?(引導用打擊樂器或嘴巴或天然樂器來模仿),由學生選擇適合的打擊樂器,或者用環(huán)保樂器,創(chuàng)編節(jié)奏,分組練習。
5、創(chuàng)編節(jié)奏展示:
6、導:讓我們模仿巡邏兵們騎著快馬,去大草原看看。(聽《草原巡邏兵》主題曲。)聽,巡邏兵們來到了大草原,看到了怎樣的景色呢?情緒是怎樣的?
7、緊接著的一段音樂的情緒與先前的有什么不同呀?這段音樂又讓你想到怎樣的情景呢?(《草原巡邏兵》的第二段主題,學生發(fā)言------)
8、比較這兩段主題哪一段更有騎馬的感覺,為什么?
9、繼續(xù)聽完全曲,結尾部分的強弱變化又讓你聯想到什么?(放《草原巡邏兵》結尾部分,學生發(fā)言------)
10、再聽全曲,請同學們做出相應的騎馬動作,但要注意有強弱的變化呀!
11、聽完音樂后,按音樂發(fā)展的情景,編講故事《草原巡邏兵》。(背景音樂《草原巡邏兵》)
12、介紹“笙”:笙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簧管配合發(fā)聲的吹奏樂器,由簧片、笙管、和斗子三部分組成。它是一種和聲樂器,可以同時奏出幾個音。我們今天聽的由笙吹奏的《草原巡邏兵》是一首內蒙古樂曲,但其實“笙”這一樂器多數用在瑤族和侗族的音樂中,而內蒙古的特色樂器是“馬頭琴”。同學們還可以回去再找找,還有哪些用不同樂器來表現內蒙古音樂的樂曲,可以帶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三)活動ABA
1、導入:讓我們和草原上的人民一起載歌載舞吧。
2、復習《草原上》
要求:邊唱邊表演
3、復習《我是草原小牧民》
要求:邊唱邊表演
4、分組活動
把全班分成兩大組,每組再分成三小組,讓學生自報圖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組的同學各自討論如何表演好自己這組的一部分,教師適時指導,可加入打擊樂器伴奏。
5、分組排練。
分組按ABA的順序表演
。ㄋ模⿴熆偨Y:草原是美麗的,可是有人不懂得保護草原,使草原變成了荒漠。草原被破壞會變成什么樣呢?(生——)保護草原,保護生態(tài)平衡,讓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變得更美麗。最后,讓我們再次模仿巡邏兵,聽著音樂,去草原巡邏吧!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