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5-22 10:14:59
2.游戲體驗——學習中國畫基本知識。
。1)認識學習工具——文房四寶及中國畫顏料等。
(2)直接體驗毛筆與墨、色、宣紙等特性。
先讓學生用毛筆蘸上濃墨在宣紙上自由揮灑,上下、左右等來來回回“亂涂亂畫”,直到筆干墨渴。自主體驗干筆的干、枯、澀與容易出現(xiàn)飛白等特性。
再讓學生用干渴的毛筆蘸水、蘸墨繼續(xù)運行,可以在已有的墨色上運行,體驗濕筆的濕、滑、滲與墨色易于漸變等特性。
再體驗行筆的正側、輕重(提按)、緩急(快慢)等方面所產(chǎn)生的粗細等變化。
再體驗染色的基本方法。
3.實物投影辨析,評述水墨的干濕濃淡變化規(guī)律。
認識用筆的基本方式——中鋒、側鋒等(筆鋒居中為中鋒,筆鋒在筆畫邊緣為側鋒)。
認識用墨的基本方式——干濕濃淡(墨多水少為干、濃,墨少水多為濕、淡)。
認識染色的基本方法——薄而透(顏色要夠用,調(diào)色要薄而透明)。
4.辨析與揭題。
(1)課件展示:傳統(tǒng)具象中國山水畫與現(xiàn)代抽象中國山水畫各一幅。
學生活動:辨析兩幅畫的異同,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同:均為中國畫,點、線、面構成皆很美。異:一為具象表現(xiàn)形式,一為抽象表現(xiàn)形式。
。2)欣賞藝術大師作品。
欣賞課件展示的吳冠中的彩墨中國畫——分析其中點、線、面構成的疏密、粗細、節(jié)奏等韻律變化之美。
揭題:點擊課件——《跳舞的點和線》。
(3)欣賞同齡人的作品,激起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欲望。
5.作業(yè)要求。
自主選擇運用墨或彩的點、線、面構成抽象作品。
6.展評與延伸。
展評課堂優(yōu)秀作品,概要指出優(yōu)點與不足。
欣賞點、線、面構成的作品,請學生課余思考如何繪制。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W生)毛筆、墨汁、生宣紙、中國畫顏料、水桶、調(diào)色盤等。
。ń處煟﹪嫻ぞ摺媹D片資料等。
教學過程
1.引入課題。
說一說:同學們,你們見過這些畫嗎?知道這是什么畫種嗎?什么是中國畫?中國畫是用什么樣的工具畫的?
引導學生初步了解中國畫,認識中國畫繪畫工具的基本功能。
2.展開探究。
(1)讓學生用毛筆蘸上墨和顏色在鉛畫紙上畫幾筆,然后用同樣方法在生宣紙上畫幾筆。
比一比: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發(fā)現(xiàn)生宣紙有滲化的特點。)
。2)師生共同探究墨的干、濕、濃、淡的變化。
教師運用點、線進行演示,學生跟著練習。
(3)國畫大師是怎樣作畫的?欣賞教材中藝術家吳冠中的中國畫作品。
3.作業(yè)要求:請模仿吳冠中的中國畫作品畫一幅彩墨畫。
學生大膽表現(xiàn),教師巡視指導。
4.評價與小結。
展一展:讓學生手拿自己的作品上臺進行展示和介紹。
評一評:誰的作品畫得好、好在哪里。
延一延:下節(jié)課要用點、線組成一張有趣的畫。請同學們仔細研究教材上的相關作品,準備好材料。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