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專題_小學資源庫 > 小學資源庫 > 正文

2018年浙美版六年級美術上冊《適合紋樣》教案設計

來源:幼教網 2018-05-02 20:46:26

說兩句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浙美版六年級美術下冊《適合紋樣》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課題:適合紋樣

  教學目標:

  1.認識什么是適合紋樣,了解適合紋樣的種類及構成特點。

  2.學習用多種方式制作適合紋樣。用顏色繪制、雕刻制作、剪紙粘貼、實物拼貼等方法來制作,不拘泥于形式,使學生感受到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形成開放的思維意識,并掌握適合紋樣的設計方法。

  3.通過學習,感受適合紋樣的藝術特色,發(fā)現適合紋樣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藝術的生命力和實用性,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材分析:

  把圖案紋樣組織在一定外形輪廓中的一種裝飾效果紋樣就是適合紋樣。適合紋樣的外形可以是方形、圓形、三角形等。在確立了外形之后,定出骨架線,再在骨架上具體表現紋樣的動勢走向。這種紋樣還可用來裝飾我們的生活,如有適合紋樣裝飾的地面裝飾品、靠墊、桌布、瓷盤、茶杯墊、手帕、方巾等。適合紋樣的圖案內容可以用花卉、人物、動物、風景等來設計。雖然適合紋樣有多種外形特征,但本課主要是設計方形和圓形兩種適合紋樣,但不阻止學生設計其它形狀的適合紋樣。從方形和圓形適合紋樣的圖像形式來分析,一般有對稱式、均衡式、向心式、離心式、旋轉式等。要設計一個漂亮的適合紋樣,不僅圖紋形態(tài)要美,色彩搭配也很重要。學生已學過冷暖色調,教師只須借用作品引導學生直觀感知便可。教材中有相應的圖形介紹,教師可以作為教學參考,引導學生欣賞感知。為了進一步讓學生直觀感知適合紋樣的美和適合紋樣與生活的關系,教師和學生課前收集生活中有適合紋樣的物品(可以制作成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展示),和學生一起觀察分析、欣賞感知適合紋樣的特征。

  本教學內容可以上1至2課時,上2課時的大致安排為:第一課時學習用繪畫的方式設計適合紋樣。繪畫材料可以拓寬到油畫棒、水彩筆,彩色鉛筆等。第二課時用手工制作的方式設計適合紋樣?梢試L試用彩紙剪貼、實物拼貼、雕刻等。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適合紋樣的構成特點。

  教學難點:

  掌握適合紋樣的創(chuàng)作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適合紋樣圖片和生活中有適合紋樣的物品,繪畫工具。

 。ń處煟┱n件、范作,生活中有適合紋樣的物品。

  教學過程

  1.欣賞揭題。

  教師用課件展示生活中有適合紋樣的物品。引導學生感受適合紋樣美化生活的作用。在教師展示部分圖像后請學生也展示自己收集的作品,并請學生簡單說說自己對紋樣結構特點的認識。

  由于師生未曾探討過,所以學生還不能講清楚紋樣的結構特點,這時教師引出課題——適合紋樣。

  2.討論研究。

  (1)適合紋樣的結構特點是怎樣的?

  ①學生欣賞分析教材中的范圖

 、诮處熣垖W生說說自己的認識,同時歸納并板書學生的觀點。

 。2)結合教材中的圖例,教師組織學生集體交流討論,同時小結板書適合紋樣的結構形式:對稱式、均衡式、向心式、離心式、旋轉式等。教師再利用課件讓學生感知圖案樣式。

 。3)組織學生討論適合紋樣的內容選擇。

 、俳處煵シ耪n件收集的適合紋樣作品,引導學生了解適合紋樣的圖案內容。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