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4-10 16:24:36
師:你怎么看出它是放大的呢? (比的前項表示的是放大后的長方形的長或?qū),比的后項表示的是原來長方形的長或?qū)挘?br />
。2)提問:若變化后的長方形與原來長方形的對應(yīng)邊的比是1:2,你又能想到什么?
(學生說出對應(yīng)邊的長度,或是判定縮小都可以)
師:你怎么看出它是縮小的呢?
那么縮小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寬應(yīng)是原來的幾分之幾?各是多少厘米?
。3)延伸
如果要把第一幅畫按1:4的比縮小呢?
。4) 小結(jié):當我們看到比的前項數(shù)字大于比的后項的數(shù)字時,這個圖形就放大;反之,圖形就縮小。
口答
把一個長方形按1:5的比——縮小
把一個正方形按8:1的比——放大
把一個正方形按2:3的比——縮小
3.按一定的比將圖形放大、縮小
。ǘ嗝襟w出示例題圖)學生讀題。
(1)師:在將圖形放大之前,你應(yīng)該做什么準備?(尺子、數(shù)出原圖中長和寬各是多少格)
。2)學生按要求先畫出放大后的圖形,再交流。
要畫出放大后的圖形,必須先知道什么?
(3)學生獨立完成縮小的圖形
。4)提問:觀察上面的3 個圖形,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強調(diào):正是因為對應(yīng)邊放大或縮小的比是一樣的,所以形狀才不變,只是大小發(fā)生了變化。
(三)試一試
學生按要求畫出放大后的圖形。
師:你是怎樣畫的?(確定放大或縮小后三角形直角邊的長度)
師:量一量,三角形斜邊的長也是原來的2倍嗎?
師:你的測量與計算能證明什么?(對應(yīng)邊的長都是2:1)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
學生按要求畫出縮小后的圖形。
師:你是怎樣確定縮小后圖形每條邊的長度的?
2、練習
。1) 圖中幾號圖形是1號長方形放大后的圖形,幾號圖形是1號縮小后的圖形,它們分別按怎樣的比變化的呢?想一想,填一填。
學生匯報。
小結(jié):圖形放大或縮小時要注意什么?(所有對應(yīng)邊都要同時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縮小)
。2)畫一畫!W生獨立做題,同桌互相檢查。
四、課堂總結(jié)
1、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有什么特點?(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圖形的形狀不變,對應(yīng)邊的長度發(fā)生變化,圖形的大小也隨之發(fā)生變化。)
2、原圖和變化后的圖形,在比中的位置有規(guī)律嗎?(后項始終表示原圖)
3、“放大與縮小的比的比值有什么特點?(放大時比值大于1,縮小時比值小于1。)
五、布置作業(yè)
補充習題的相應(yīng)練習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