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4-03 09:57:42
二、實驗驗證:
學生自己的設計實驗驗證(注意提示、擴大學生的實驗范圍)。比如:在研究液體能夠傳播聲音時,除了研究水能夠傳播聲音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研究其他液體是否也能夠傳播聲音,如:醬油、醋、牛奶等;在研究氣體能夠傳播聲音時,通過做對比實驗來證明:小鬧鐘放在外面,能夠聽到鬧鐘的聲音,但是放在抽了空氣的鐘罩里,只能看到小鬧鐘的小錘在敲,卻聽不到聲音,由此讓學生很輕松的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如沒有真空罩,可把發(fā)聲體放在加熱后的容器里(空氣稀薄),通過與在空氣里的發(fā)聲體相比較聲音的大小,也能證明空氣能傳播聲音。在研究固體能夠傳播聲音時,利用學生身邊的材料——桌子做實驗,簡單易行。也可以把學生領到操場,“不要把學生束縛在教室這個太小的空間里,教室外才是孩子們學科學用科學大有作為的更廣闊的天地。”利用鐵質(zhì)的單杠或雙杠來做此實驗,效果更明顯,還能引發(fā)新的問題:為什么單杠一端的同學敲一下,另一端的同學會聽到兩次聲音?使探究繼續(xù)深入下去。在交流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時,一定要讓學生把意思表達清楚、完整,不僅要把實驗的結(jié)論說清楚,還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生活中尋找科學。關于資料卡,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師可以播放有關的課件,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談談對聲波的理解,不做過高要求。
三、自由活動:
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用紙杯、線、圖釘、曲別針等材料自己動手做。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怎樣讓土電話的通話效果更好一些,讓學生對土電話進行創(chuàng)新改造,如將線換成鐵絲或銅絲試試等,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自由活動就應該讓學生自由的玩,所以這里要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玩土電話,如:三人一起玩或四人一起玩等,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體驗探究的樂趣,從中讓學生明白土電話是通過線來傳播聲音的。
四、拓展活動:
當學生通過研究知道固體、液體和氣體能夠傳播聲音后,肯定會產(chǎn)生新的問題,如:誰傳播聲音的能力強?誰傳播聲音的速度快?等等,所以教師在課堂結(jié)束前要讓學生試著提出新的問題,布置學生在課下通過查找資料和實驗研究的方式自行解決問題。學生的知識水平不同,提出的問題肯定不同,教師在教學中不要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要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問題進行研究。(先由小組交流資料,再在全班發(fā)布新聞。)
小組合作,探索研究,對于合作中表現(xiàn)出色的小組獎勵“合作小伙伴”
學生按照不同的問題進行回答,同時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教師進行及時的表揚與肯定。學生提出自己有疑問的問題,通過交流進行解答。對于課堂上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放到課下或以后解決。
五、作業(yè)設計:
查找資料,了解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并解釋雷雨時,為什么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