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4-01 17:21:45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魯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石縫間的生命》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一、 品讀語言,提取精要。
二、 討論、學習文中的精神力量。
教材分析:
一、 本文是一篇有著強烈哲理意味的狀物散文,主題鮮明,即歌頌在困境中頑強拼搏的生命力。
二、 抓住文中關鍵的幾句哲理意味較強的句子。如“石縫間倔強的生命,常使我感動得潸然淚下。”
教具準備:(比賽統(tǒng)一規(guī)定不使用任何媒體)
教學過程設計:
一、 導入。
1、 明確教學要點(結合教材第三單元)
2、 齊唱歌曲《小草》(板書)
小草,多么柔弱,多么渺小,然而正如歌中所唱的,“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這是一種多么頑強的生命力,在它的身上有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值得我們去思索,去學習。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石縫間的生命》(板書)
[設計意圖]
1、 學習要點明確,讓學生的學習內容,思考方向有的放矢。學習要點貫穿全過程。
2、 歌曲的演唱,激發(fā)起學生的情感,提高了學生注意力,為學生積極活動作好了動員準備。同時,“小草”的精神力量也正是本文所要歌頌的,為討論教學要點二作好了鋪墊。
二、 品讀語言,提取精要。
1、 齊讀第一段,提出問題。
(1) 找出文中描寫在石縫間頑強生長的植物。
。2) 這些植物有什么特點?
2、 朗讀。(讀、品文中優(yōu)美、哲理性強的句子)
請三位同學分別朗讀一部分,最后部分集體朗讀。
3、 分組討論問題,制作成卡片,形成板書。
[設計意圖]
1、 哲理性的優(yōu)美語言,通過學生的誦讀,更顯示出了語言的藝術美,學生積極主動地要求參加朗讀,進一步拉近了與課文的距離。
2、 卡片制作能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學生主動思考,討論爭辯,在活動中完成學習要點。
三、 討論、概括本文中心。
1、 提問:石縫間的植物和溫室中的植物,你喜歡做哪一種?為什么?
學生自由討論,言之有理即可。
2、 作者自然是欣賞石縫間的生命(潸然淚下),他為什么欣賞呢?
教師讀第七段(“試想”開始),學生思考。
明確:在磨難中頑強拼搏過的植物,來到更好的環(huán)境中,將更加旺盛,更有生命力。(“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風雨之后,同學們,我們同樣也將具有更頑強的生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