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30 14:32:21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guān)于2018年湘教版五年級音樂下冊《天山風情》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聽賞《瑪依拉》,感受哈薩克族民歌的風格,并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歌曲的基本情緒。
2、能學會用熱情明亮的聲音演唱烏孜別克族民歌《一杯酒》,學習手鼓的基本打法,并用“x x x x x”的節(jié)奏為之伴奏。
3、能積極參與《掀起你的蓋頭來》的綜合性表情活動,學跳簡單的新疆舞,并隨樂進行歌舞表演。
教學重點、難點:
新疆歌舞的綜合表演。
教學過程
一、看天山風情
(課前播放背景音樂《一杯酒》。)
1、新疆舞導入。
(學生隨著音樂《一杯酒》律動進教室。)
(1)教師表演新疆舞。
師:同學們,請跟著老師一起跳一跳!
(在老師的邀請下,學生隨著音樂模仿老師進行新疆舞律動。)
師:同學們的表演太棒了!你們說說,剛才老師表演的是哪個民族的舞蹈?你們還能表演其他動作嗎?表演給大家看看。
生:……
�。�2)全班同學跟著跳得很好的同學學跳新疆舞。
師:同學們學得棒極了。那么,你們對新疆有所了解嗎?
�。▽W生自由發(fā)表所見所聞,然后老師接著介紹新疆。)
2、了解新疆民俗
�。úシ耪n件,學生和老師一起了解新疆。)
師:有人說,沒去過新疆,不知道中國之大,沒去過新疆,不知道中國之美!與秀美的江南水鄉(xiāng)相比,新疆展現(xiàn)給我們的是神秘、遙遠、別樣的風情,尤其是那攝入魂魄的壯美,仿佛香醇的美酒。新疆的地域特征,可以從這個“疆”字來體現(xiàn),弓字代表地域的崎嶇多變,土字代表帕米爾高原,三條橫線代表橫亙于新疆大地的三座山脈: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兩個田字代表兩大盆地: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新疆去感受那神秘、別樣的風情吧。
(學生觀看音像資料。)
設計意圖:讓學生看音像資料和聽老師介紹新疆,了解新疆的風俗民情,激發(fā)學生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并拓寬音樂文化知識面,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聽新疆歌曲
師:新疆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民歌的種類也較多,以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民歌為主。新疆各民族都能歌善舞,熱情爽朗,素有“歌舞民族”的稱號。那里的民歌一類是節(jié)奏性很強,具有舞蹈的特點,速度快時往往表現(xiàn)熱烈歡騰的情緒;另一類是抒情的速度,深情婉轉(zhuǎn),表情細膩。
同學們聽聽,這里有新疆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的歌曲各一首,它們別人屬于哪一類呢?
第一張卡片:節(jié)奏歡快,有舞曲特點。
第二張卡片:抒情的,深情婉轉(zhuǎn)。
�。▽W生選擇卡片。)
師:接下來,我們再來聽聽這兩首歌曲。
3、再次聽賞歌曲
師:同學們想象,這兩首歌分別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學生看屏幕用鼠標進行選擇。
�。ù鸢赣校汉铣�、男聲獨唱、女聲獨唱等。)
師:你能試著哼唱或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嗎?
4、參與表現(xiàn)歌曲
(1)學生用lu哼唱歌曲《瑪依拉》,感受歌曲的韻味和音樂形象。
�。�2)學生隨歌曲《掀起你的蓋頭來》進行新疆舞律動,體驗歌曲的風格特點。
設計意圖:聽賞歌曲時,讓學生采用多種方式感受和體驗新疆歌曲的特點,既體現(xiàn)了音樂是審美性,有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性。
三、唱新疆歌曲
師:新疆的少數(shù)民族都是熱情好客的民族,在新疆趕上任何年節(jié)、喜慶和娛樂活動,都能欣賞到各個民族獨具有風采的舞蹈和音樂。這不,我們正趕上烏孜別克族人民在舉杯歡歌!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