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3-29 19:47:59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鄂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雪》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整體感悟文章的內容。
2.品析文中的兩幅雪景圖。
3.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4.學習文章借景抒情的表達技巧。
過程與方法:
1.教師要多帶領學生朗讀,感受文章的語言美。
2.讓學生分別找出描寫南方的雪與北方的雪的句子,體會它們的不同含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領悟《雪》中“優(yōu)美”與“壯美”兩個形象的和諧統一,從中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堅強的斗志。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文章借景抒情的表達技巧。
2.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彭麗媛的《塞北的雪》,投影《塞北的雪》的歌詞。
學生聽音樂、聽老師導入。
2.老師引:這是一首歌唱塞北的雪的名曲。本文的作者看見那紛紛揚揚的大雪浮想聯翩,賦予了塞北的雪怎樣的品格?
學生聽講,思考。
3.問:我們從哪句話可以看出?
過渡:對于雪,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感想也不一樣。今天我們來看看1926年的魯迅先生對于雪的感想又是如何?
學生討論后交流。
二、提出問題,啟發(fā)思考
出示問題(出示問題之后引導學生朗讀課文):
1.作者為我們描繪了哪兩個地方的雪景?
學生思考后明確: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2.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整體上有何不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學生思考明確:南方的雪美艷,北方的雪孤獨。
三、啟發(fā)學生討論,明確文章主旨
1.讓學生再讀課文思考,4人一小組討論總結剛才出示的問題。
學生讀文,思考。
2.引出問題:南方的雪有什么特點呢?從哪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有沒有遺憾?為什么?
學生討論明確:滋潤美艷、絢麗有趣,但不能持久。
3.過渡: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江南的雪給作者的感覺就是美艷、絢麗、有趣,但她的這種美因為未經磨練,不能經受時間的考驗,不能持久,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那么北方的雪是不是能洗卻作者心中的遺憾呢?
學生聽老師過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