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專題_小學資源庫 > 小學資源庫 > 正文

2018年長春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兩小兒辯日》教案設計

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28 21:30:30

說兩句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長春版六年級語文下冊《 兩小兒辯日》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⒈認識2個生字,學會1個生字。

 、舱_、流利地朗讀課文。

 、硨φ兆⑨,一字一句地通過自己努力,和小組合作,把課文讀通讀懂。

 、锤惺軆蓚孩子的聰明可愛以及孔子事實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點

  對照注釋,一字一句地通過自己努力,和小組合作,把課文讀通讀懂。

  教學難點

  感受兩個孩子的聰明可愛以及孔子事實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準備

  幻燈片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今天,我們一同來學習一篇文言文《兩小兒辯日》。

  2.“辯”是本課的生字,請同學們伸出手和老師一同書寫這個字,左邊是一個“辛”字的變形,中間是言字旁,右邊是一個辛字。能用“辯”字組個詞嗎?

 。ㄞq論 爭辯 辯駁)

  發(fā)現(xiàn)了嗎?這些詞語都與什么有關?

 。ǘ寂c說話、言語有關)所以中間是“言字旁”

  3.你還知道哪些字與這個字讀音相同,字形相近?(辨 辮)可以組詞(分辨 辨別 辮子)希望同學們能夠根據(jù)字意,把這幾個字區(qū)分開。

  4.現(xiàn)在請同學們齊讀課題(《兩小兒辯日》)。“辯”在這里怎么解釋?(辯論,爭辯)那課文的題目是什么意思呢?(兩個小孩爭辯太陽)(兩個小孩爭辯與太陽有關的問題)

  5.圍繞課題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尚籂庌q什么問題——辯何事

  兩小兒是怎么辯論的——如何辯

  兩小兒辯論的結(jié)果怎樣——何結(jié)果)

  我們先把這些問題放在這兒,稍后再一一解決這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把書打開,老師請一名同學來讀課文。在他讀之前誰能為他提幾點建議,怎樣才能讀好呢?

  (聲音要洪亮,語速稍微慢一些,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2.聽了他的朗讀,你認為有需要訂正的地方嗎?

  (師評:讀得正確、流利,但是沒有讀出古文的韻味。朗讀時要注意抑揚頓挫,讀出古文的韻味。)

  3.現(xiàn)在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語速不要太快。

  三、理解大意

  1.課文究竟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每句話說的是什么意思呢?接下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結(jié)合注釋和課前所查的資料,邊讀邊想每句話的大意,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標記。

  2.同學們剛才思考得非常認真,下面請同學們把你們的思考內(nèi)容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交流的時候注意以下幾點(指名讀):⑴由組長組織大家說說每句話所表達的意思;⑵請組內(nèi)成員按照1號到4號的順序,依次理解課文內(nèi)容;⑶如果在匯報的過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請組內(nèi)的同學幫助理解;⑷小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問題稍后可以提出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shù)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