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3-14 14:57:41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人教新課標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讀十一個字,會正確書寫八個字,聯系上下文理解“譴責、理所當然、協(xié)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等詞語。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悟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品味文字,引導學生想象畫面。
2.通過“采訪”“表演”等形式,把學生帶入文本描寫的情境之中,使他們在角色換位體驗中深入文本,增進理解。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鄉(xiāng)間搭石這一平凡事物,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體會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真情并從中感受美。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語,品讀課文,想象畫面,從平凡的事物中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體會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真情并從中感受美。
教學難點:
初步感悟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三、教學策略
《搭石》這篇文章通過質樸的語言,把我們帶入了鄉(xiāng)間人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境中,體現了人們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感情,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人、家鄉(xiāng)事無限而深切的懷念之情。教學時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以“感情朗讀”為主線,體驗文本之美。
通過自主默讀,感悟人們走搭石的行為美;通過想象畫面、配樂誦讀,感悟人們走搭石協(xié)調、有序的畫面美;通過整體回讀,感悟人們走搭石的情意美。
2.以“創(chuàng)設情境”為手段,體會文本內涵。
為縮短文本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距離,本設計力求通過“采訪”“表演”等形式,把學生帶入文本描寫的情境之中,使他們在角色換位體驗中深入文本,增進理解。
四、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耄龃钍
我們跟隨作家劉章爺爺來到他的家鄉(xiāng),這是一個美麗的小山村。這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流動的小溪。但作者始終難以忘懷的卻是溪中的這一排普普通通的石頭,這就是搭石。
【設計意圖】一曲明快輕松的樂曲,配以教師的深情描述,將學生帶入課文描繪的鄉(xiāng)間美景之中。
。ǘ┗仡櫿n文,提出質疑
1.回顧課文內容。
初讀了課文,我們跟隨著作者的描述,看到了發(fā)生在搭石上的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誰能說說:你都看到了哪些畫面呢?(預設:擺搭石、走搭石)
2.通過預習,你對課文內容有什么困惑嗎?
預設:為什么說這平平常常的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一排排搭石聯結著鄉(xiāng)親們怎樣的美好情感呢?
出示課件:
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xiāng)的小路,也聯結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
【設計意圖】學生初讀課文后提出了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正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本課時老師應引導學生圍繞這兩個問題去讀書、去思考,進入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
。ㄈ┥钊塍w會,品味搭石
1.出示學習提示,請同學們按照要求學習課文第二到第四自然段,然后交流反饋,表達見解。
出示課件:
默讀二至四自然段想一想:從哪些地方能看出搭石是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先畫出讓你感受深的句子,再圈出讓你有感受的詞語,然后在旁邊簡單寫出你的感受。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