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3-13 17:39:52
學生讀“車塘捕魚”。這里的“車”不是名詞,是什么意思呢?請在出示的6種“車”的意思中選擇一個(指“用水車打水”);那么課題“車塘捕魚”又是什么意思?[用水車打水把魚塘里的水吸(抽)干,再捉魚。]
接著出示水車圖,認識就是這種水車可以用來車水、捕魚。過去農村里用這種農具車水澆地、抗旱,也用它車水排澇。
二、初讀課文。
要求:通讀課文,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讀破句;自學生字詞語,劃出不懂的詞。
三、檢查自學情況。
。1) 分自然段讀課文。評議是否讀準、讀通。
。2) 檢查生字新詞。是否讀準生字,如翹舌音:螄(shī)平舌音:噪(zào)前鼻音:噤(jìn)鰱(lián)鉛(qiān)后鼻音:訂(dìng)拎(līn)蚌(bàng)。是否理解“車塘、規(guī)矩、額外、寒噤、豪爽、掃蕩”等詞的意思。(讓學生自己提出,自己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四、理解課文脈絡,分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車塘”?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捕魚”?并按事情發(fā)展試著給課文分段。[第1自然段是總引,分為一段(第一段);第2-6自然段是“車塘”(第二段);第7自然段“捕魚”(第三段)。]
2、讓學生在課文中標上分段符號:“||”
五、學習課文第一段(第1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最后一句“不過最有趣的……”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討論“不過最有趣的要算車塘捕魚了”這句話的作用,先同桌議議,再全班討論。
3、反饋、小結。捕魚、釣蝦、摸螺螄都是江南水鄉(xiāng)孩子們的生活樂事。“不過……”一句,是全文的總起。引出下文——“車塘”與“捕魚”。
六、學習課文第二段(第2-6自然段)這是本文重點段。
讓學生先默讀課文,然后分步學習。
1、按照“車塘”的先后順序:這一段寫了哪幾個過程,即安排了什么材料?
2、先4人小組議,再全班討論。
3、簡述“車塘”過程(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指名說(評議)自由練習說、同桌互說、指名優(yōu)秀生說、鼓勵后進生說,評議時充分肯定,提出希望。(表示先后順序,可用“先……再……最后……”或“首先……接著……最后……”。還可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讓學生自己簡單復述阿大、阿土架車架的過程。)
4、第6自然段,魚的掙扎姿態(tài)寫得極為生動,可用引讀法訓練讀,教師問:什么魚?學生讀各種魚的姿態(tài)。
七、學習第三段(第7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想一想:捕魚過程可分幾層意思,先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
2、用引讀法讀課文。教師讀大人捉魚,學生讀小孩“掃蕩”,體會捕魚的樂趣。
3、學生說說捕魚的樂趣。(讀讀有關句子)
八、作業(yè)
完成課后作業(yè)3,比較寫法的不同。先討論,后評議,最后完成作業(yè)。
板書:
堵住進水 脫得精光
車塘 裝水車 架車架 喝酒驅寒
車塘水 跳入塘中
裝好架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