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3-08 15:45:44
1 . 感受送報少年的懂事、吃苦、向上的品質。 引導學生圍繞“送報少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邊讀邊畫出相關的語句,也可以寫出自己的閱讀感想。隨后組織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1) “不論晴天雨天,他都來得很準時。” “不論……都……”這句話讓我們感受到少年是個恪守信譽的人。當學生提出這句話時,教師引導學生緊扣“晴天雨天”找出文中具體描寫少年恪守信譽事例的句段——
① “驕陽似火,送報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騎著車子穿街過巷。……他的日子似乎無憂無慮。” 正是因為少年的樂觀,積極向上,所以即便是“驕陽似火”, 少年的樂觀,積極向上,所以即便是“驕陽似火”,即便是“大汗淋漓”,他都能以苦為樂,看起來“無憂無慮”。他像是一位陽光少年,用鈴聲傳遞著他的“快活”,向人們展示著他的笑臉。
、“他渾身衣服濕透,胳膊肘上有一道摔傷的血痕,報紙也打濕了一角。他像一個做了錯事的孩子,囁嚅著說:‘對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車不能騎了,報紙也弄濕了……’’’
這段話運用白描的手法展現了送報少年受傷后依然出現在“我”家門口的情景,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靈的震撼。在這里,教師引導學生想象送報少年摔倒時的情景——他當時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進一步感受少年的誠實守信。讀少年的話時,應帶著自責與難過的心情,句末省略號包含有懇求得到諒解的意思。
(2) “我曾與他閑聊過,得知他每天凌晨5點就起床,要為兩百多戶人家送報,而且都是樓房住戶,因此,他每天得上下近萬級臺階。”
這段話里面有三組數據:凌晨5點、兩百多戶人家、近萬級臺階。透過這組數據,少年送報的艱辛情形真實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從這里,我們可以感受到少年吃苦耐勞的優(yōu)秀品質。
(3) “我爸摔傷了,身體剛剛康復,行動可能慢一點,以后若送遲了,您多包涵!” 從這里,我們了解到了少年家庭經濟狀況不好,同時感受到他成熟、懂事的性格。一個彬彬有禮、不卑不亢的少年躍然紙上。
2.體會對比的寫作手法。
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的兒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邊讀邊畫出相關的語句。隨后組織全班交流,討論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① “8點多鐘了,他還穿著睡衣,蜷縮在空調呼呼作響的臥室里。每天幾乎都這樣,千呼萬喚才起床洗漱,然后打開電視,靠在沙發(fā)上一邊啜飲牛奶,一邊不停地換電視頻道……”
、 “兒子大笑起來:‘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還要出國留學!’’’ 透過文字的描述,我們看到了一個既懶散又自視清高的少年。送報少年“每天凌晨5點就起床”,而他“8點多鐘了”,還需要“千呼萬喚”;送報少年每天要為“兩百多戶人家送報”,而他每天就是“不停地換電視頻道”……他與送報少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起到了反襯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很多孩子從小就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承擔責任,往往比較任性,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為。學完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借此機會開展一些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
1 . 結合課后練習第2題組織學生交流討論:他可能有些什么心事呢?
2.引導學生從課堂走向課外,開展“爸爸媽媽我能行”的主題活動,培養(yǎng)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FFKJ.Net]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