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3-07 18:17:05
一、復習導入
1.本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ǖ嗡┦钠嬗^,通過具體事例啟示我們如果想要實現理想,就要像水滴一樣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2.作者著重描寫了哪幾項內容?
(①滴水穿石的奇觀。②李時珍、愛迪生和齊白石的成功事例驗證了水滴精神的巨大作用。)
二、精讀課文,細心體會
1.學習第1自然段,了解滴水穿石的奇觀。
。1)指名瀆第一段,說說什么是滴水穿石的奇觀。
。ㄔ诎不諒V德太極洞里,有一塊狀如臥兔的石頭,石頭正中有一個光滑圓潤的小洞。)出示圖片。
(2)對“滴水穿石”這一奇觀,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水滴為什么能把石頭滴穿?
。ㄔ瓉碓谶@塊石頭的上方,有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同一個地方。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水滴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滴穿了石塊,成為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3)同學們齊聲朗讀這一自然段。
2.精讀課文第2自然段,認真體會作者對滴水穿石奇觀的分析。
(1)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它怎么能把石頭滴穿呢?從文字中理解滴水穿石的原因,說說“持之以恒”的意思。
。ㄋ蔚牧α渴俏⒉蛔愕赖模墒撬繕藢R,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塊滴穿。)
(2)結合第1自然段文字理解“目標專一”和“持之以恒”的具體意思,感受水滴的“專一”和“持之以恒”,并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3)感知啟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水滴憑著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竟然能夠穿石,對此你有什么感想嗎?
。“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這句話很自然地起到了過渡作用,把我們的目光引向下一段。)
。4)指導朗讀:要讓人感受到水滴的目標專一和持之以恒。
3.精讀第3自然段,從具體生動的例子中體會水滴精神。
。1)李時珍是怎樣運用水滴精神的?他獲得了什么成就?
。ɡ顣r珍從小立志學醫(yī)。他翻山越嶺,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訪名醫(yī),嘗藥草,經過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寫成了藥學巨著《本草綱目》。體會“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與水滴精神的聯系。)
。2)愛迪生是怎樣運用水滴精神的?他獲得了什么成績?
。ㄋ麤]有受過正規(guī)教育,幼年就自謀生計,當小販、報務員等。但他迷戀電學實驗研究,畢生孜孜不倦,擁有一千多項發(fā)明專利權!著重體會“畢生孜孜不倦”這句話。)
。3)齊白石是怎樣運用水滴精神的?有哪些具體描述?他獲得了什么成績?
。“在他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始終沒有停止過揮毫作畫。”“他的畫室里,掛著他用以自勉的條幅:‘不教一日閑過。"“‘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堅持每天作畫三幅。”正是因為白石老人堅持不懈地創(chuàng)作,他的技藝才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4)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都成就了他們的事業(yè),他們的成功經驗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哇!你能幫他們來總結一下嗎?
。ü沤裰型馑谐删褪聵I(yè)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都是靠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
(5)仔細體會“迷戀”“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閑過”“堅持不懈”的意思。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是什么精神,“滴穿頑石”是什么意思。X|k |B| 1 . c|O |m
。6)作者看到太極洞內滴水穿石的情景,于是聯想到了這三位名人。其實,從古到今,具有這種精神的人還有很多。大家仿照課文介紹一位名人的事例,不超過l 00字,用上學過的詞語更好。舉事例,搜集名人名言也可以。
。7)帶領大家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4.細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自然段寫了什么,課文為什么要寫上這一自然段。(這一自然段說雨水的力量比水滴大得多,但是因為缺乏專一的目標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這是從反面來說明道理,增強了課文的說服力。)
5.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理解“銘記”。
三、總結課文
我們讀完這篇課文,領悟了滴水穿石的啟示,懂得了要實現美好的理想,就一定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恒。那么,作者有哪些說明道理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呢?
(領悟本課舉例說理以及從正、反兩方面說理的方法。)
板書設計:
李時珍
滴水穿石的啟示 愛迪生 持之以恒,終于成功
齊白石
四、拓展延伸
整理為諾貝爾寫的小傳,謄抄在課后練習第4題下的空白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