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2-26 23:19:22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人教新課標三年級語文下冊《燕子專列》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設計理念:
本設計凸現(xiàn)“用教材”的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靈活用“圖”、“文”,把“圖”作為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語言文字訓練的材料,把“文”作為提高朗讀能力和品詞析句的一個范例。在教學中,教師關注的不是教材本身蘊涵的知識目標,而是追求獲取知識的過程,學生在主動參與中獲得發(fā)展。
教學目標:
1.認識“歐”、“洲”等11個生字,會寫“歐”、“洲”、“瑞”等14個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受到愛護動物的教育,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誼。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huán)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表達的效果。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的掛圖或投影片,收集有關燕子春來秋去的資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激發(fā)興趣
1.喜歡小燕子嗎?能唱一支贊美小燕子的歌或背一首描寫燕子的古詩嗎?
2.板書課題,齊讀質疑:看到課題你會產生哪些疑問?讀了課題,你想了解點什么?
設計意圖:從學生最感興趣的歌曲、詩入手,雖簡單、樸實,但這是“真功夫”,是“厚積而薄發(fā)”。“發(fā)”在哪兒?這就要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展示的平臺,巧妙引導,靈活滲透,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建構。當學生面對《燕子專列》這一富有個性化的課題時,趣——自然濃!情——自然深!問題——自然也不少!可以說為學生進入文本奠定了情感基調。
二、初讀課文,自讀感悟
1.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討論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可從兩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決定,呼吁人們尋找燕子,開出燕子專列;二是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竭盡全力尋找燕子,專程為燕子送行)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