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佚名 2017-09-22 16:49:52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幼兒繪畫教育論文《讓“興趣”伴隨幼兒繪畫全程》,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興趣是指對某項事物的愛好與追求。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興趣源于對事物的好奇心,是一種自發(fā)的、內(nèi)在的愿望。如果這種好奇心能夠得到滿足、延緩,就能轉化為持久而穩(wěn)定的學習動力。幼兒的繪畫活動中如果生成了這種長效的動力,無疑會為幼兒認識、創(chuàng)造世界的活動打下最好的基奠。
幼兒對繪畫的興趣直接影響作用于繪畫過程中的感知、表現(xiàn)表達及想象創(chuàng)造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梢哉f,興趣是幼兒參與繪畫活動的前提,也是教師設計幼兒美術教學所要圍繞的中心?墒,在如何培養(yǎng)幼兒繪畫興趣的問題上,當前幼兒美術教學中卻存在著某種片面性:有的教師過多的強調(diào)美術技能的培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激發(fā)幼兒繪畫興趣的必要性;有的教師又唯“興趣”獨尊,在繪畫活動中缺乏引導,一味的放任自流,使幼兒繪畫水平出現(xiàn)停滯不前或倒退的現(xiàn)象,長此以往反而使幼兒逐漸失去了對繪畫的興趣。顯然,這兩種做法都違背了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科學的教育原則,是對“培養(yǎng)幼兒繪畫興趣”這一問題的片面理解和認識。在繪畫活動中如何激發(fā)幼兒對繪
畫對象觀察感知的興趣,調(diào)動其多種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幫助幼兒保持、建立持久的繪畫興趣,是我們當前應該首要研究的課題。毋容置疑,在幼兒繪畫活動中,幼兒是活動的主體,但在培養(yǎng)激發(fā)幼兒繪畫興趣的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卻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師如何在繪畫活動中發(fā)揮這種主導作用,將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轉化為學習探究的主動性呢?結合多年的幼兒繪畫教學實踐,我提出幾點淺見,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把握對象
一個人從一出生,睜開眼睛看世界、動手接觸世界那一刻起,就開始對這個世界上有形有色的事物產(chǎn)生了興趣。當襁褓中的嬰兒用胖胖的肘臂拍打被褥時;當依呀學語的孩子在地上“尿尿和泥時”,他們就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了對事物的認知欲望和對“涂抹”游戲活動的強烈興趣。喜愛繪畫是孩子的天性,他們不僅喜歡玩弄各種色彩,更喜歡在紙上大手筆的涂抹,他們不在意畫出的作品是否能得到別人的認同,更多的是沉浸在有趣的繪畫過程中…幼兒在繪畫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這些共性都是因為對繪畫情有獨鐘、興趣使然。但是由于幼兒年齡不同、認知水平不同、個性不同、生活環(huán)境不同,繪畫興趣也存在著差異,體現(xiàn)出了個性的方面。比如,農(nóng)村的孩子喜歡畫自家養(yǎng)的大公雞、田間地頭突突奔跑的拖拉機…,而城市中的幼兒則喜歡表現(xiàn)飛速行駛的新干線列車、幻想宇宙中將要爆發(fā)的星球大戰(zhàn)。女孩子喜歡畫長發(fā)飄飄的“美少女”;男孩子則津津樂道自己作品中手拿兵器的“奧特曼”;又如:涂鴉期、象征期的幼兒喜歡描畫小花、小草、大魚、房子等比較單一的事物,而形象期的幼兒卻不滿足只畫一條大魚、一座房子,描畫“神奇的海底世界”、“美麗的城堡”才能表達他們內(nèi)心世界的五彩斑斕……可見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指向是因人而異的。那么作為教師就要了解和把握住自己的教育對象對繪畫興趣有什么樣的共性和個性,從而在繪畫教育教學中充分利用、尊重幼兒的興趣差異,因勢利導,寓教于樂、因材施教,使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佳的發(fā)展。
二、精心選材
精選教材是搞好幼兒繪畫教學的關鍵。因為選擇幼兒感興趣的繪畫題材,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熱情,使孩子積極的投入到活動之中成為活動的主體。不夸張的說,選對了題材就等于繪畫活動成功了一半。那么怎么選擇易于幼兒表現(xiàn)又能令其感興趣的繪畫題材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選擇孩子易于表現(xiàn)的事物。
易于表現(xiàn)的事物造型簡單,具有典型性。比如,《太陽寶寶》這一選材中的描畫對象“太陽”幼兒都能夠用一個簡單的圓來概括出其基本形態(tài),加之幼兒稚嫩的筆觸正好可以恰到好處的描繪出太陽寶寶生動可愛的形象及詼諧有趣的表情特征。這類選材幼兒易于把握增加了幼兒對自己繪畫表現(xiàn)力的信心。
2、選擇孩子最熟悉的事物或身邊剛發(fā)生過的事物。
在幼兒繪畫活動中,越是幼兒熟悉的事物越能令幼兒自如的表達;越是發(fā)生在幼兒身邊的事物越會在他們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些事物都能引發(fā)他們強烈的繪畫興趣。在幼兒剛剛參加完幼兒園的自助餐活動后,組織幼兒繪畫《快樂的自助餐》,幼兒邊畫邊仿佛又回到了熱鬧的餐桌前,滿桌的佳肴、同伴大吃的形象躍然紙上。使積聚在幼兒心中的情感得以自然的宣泄和表達。
3、選擇孩子們最喜愛的故事、游戲和動物。
優(yōu)美、有趣、富于幻想的故事;開心的游戲;可愛的小動物…這些都是孩子們的最愛。這類題材為孩子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最佳的表現(xiàn)空間,最能調(diào)動幼兒的繪畫興趣,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熱情。
4、選擇幼兒生活化的題材。
題材的選擇要來源于幼兒的生活,符合孩子的認知水平及年齡特點。比如:小班幼兒沒有明確的繪畫構思和目的,常常將繪畫、游戲和現(xiàn)實生活相混淆?梢詭退麄冞x擇一些《給媽媽畫長發(fā)》、《幫太陽公公串糖葫蘆》、《我喂雞寶寶》等蘊含豐富情感的題材;中班幼兒進入象征期階段喜歡描畫具體事物?梢試L試選擇《我是魚王》、《一輛花汽車》等表現(xiàn)具體內(nèi)容的題材;大班幼兒對現(xiàn)實生活有了更多的觀察和了解;對未知世界充滿了思考和想象?梢远噙x擇一些《瓦罐聯(lián)想》、《未來世界》、《足球比賽》等能夠鼓勵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開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題材。
三、寓教于樂
在活動中如果想讓幼兒保持全程的繪畫興趣,就需要教師在導入、指導過程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調(diào)動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利用、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多種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得到快樂與發(fā)展。只有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做到寓教于樂,保持、延緩幼兒的繪畫興趣,才能令其專注、持久的投入到整個繪畫過程中,使幼兒創(chuàng)造出富有新意和美感的作品來。以下是我在幾個教育環(huán)節(jié)中調(diào)動幼兒興趣的一些嘗試。
1、運用多媒體教學調(diào)動幼兒觀察、研究繪畫對象的興趣。
電腦、電視等多媒體跳動的視頻畫面可以深深抓住孩子們喜愛新奇、變化的心理,影響幼兒對事物觀察的興趣,達到形象教學的效果。一張圖片把它掃描到電腦里再播放到電視畫面或視頻投影中,會令幼兒觀察的興趣陡增幾倍;一段故事配上音樂制作成VCD播放,孩子會牢記它的情節(jié);編排好的教學流程如果通過電腦演示,孩子們會很快理解老師的意圖。比如:在欣賞社火面具的教學中,我將面具通過實物投影的形式在電視屏幕中展現(xiàn)給幼兒。普通的幾張圖片在電視畫面上形成了影像,畫面中的花紋、色彩變得更加清晰、艷麗.一下子吸引住了所有孩子的目光,孩子們非常興奮。為了幫助幼兒觀察到社火面具中具有典型意義的圖案、花紋,我利用實物投影儀與放大鏡巧妙結合,放大其中需要引起幼兒重視的裝飾紋樣部分,進一步吸引、調(diào)動了孩子們觀察繪畫對象欣賞、體會作品細節(jié)的興趣。電教手段的運用,使看似復雜的社火面具變得直觀、鮮活起來,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使用擬人化的指導語言滿足幼兒的游戲心理。
孩子們經(jīng)常把生活和游戲連在一起。在繪畫活動中用擬人化的語言來指導,既能滿足孩子喜愛游戲、富于幻想的特點,又有利于幫助他們直觀理解和表現(xiàn)繪畫對象。在教孩子們畫蝴蝶時,如果教師僅采用這樣的指導語:“我們來畫蝴蝶吧,看誰畫的最美!”你的表情再豐富、語氣再親切也不會引起孩子們爭先恐后的創(chuàng)作愿望。同樣的活動給孩子講一個關于“蟲蟲變蝴蝶”的故事,對孩子們說:“蟲蟲特別想變成美麗的蝴蝶,你能用漂亮的線條和顏色幫它變出美麗的翅膀嗎?”孩子們便會滿懷興趣的想出各種辦法來裝飾描繪美麗的蝴蝶。
3、利用多種材料吸引幼兒積極參與繪畫活動的興趣。
幼兒繪畫可使用的材料多種多樣,作用也各不相同。水粉可以肆無忌憚的宣泄情感;簽字筆可以細膩的描繪花紋;油畫棒更可以快捷的完成涂色…教師要盡可能多的讓幼兒嘗試使用各種材料進行創(chuàng)造性活動并從中體驗到繪畫的樂趣。當幼兒畫的有些厭煩時,幫他換一種新的材料常常能重新燃起他的繪畫興趣。比如有一次,孩子們畫線描畫《給大樹穿花衣》快近尾聲時,我向孩子們出示了新買的旋轉蠟筆,孩子們都驚喜的說:“哇,旋轉蠟筆!”接著就紛紛興高采烈的開始嘗試用旋轉蠟筆上色、添畫起來。這次活動中孩子們創(chuàng)作出的畫面不僅比以往的作品花紋豐富,色彩也異常的美麗?梢,鼓勵幼兒嘗試使用新奇多變的繪畫材料對吸引幼兒繪畫興趣起著重要的作用。
4、提供寬松的精神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的繪畫興趣。
幼兒的繪畫活動是由幼兒內(nèi)心世界的宣泄和表達欲望所引發(fā)的。教師要正確認識理解幼兒的繪畫行為,為幼兒營造寬松的活動氛圍。要善于以參與者的身份加入到幼兒的繪畫活動中去,無論幼兒畫出的形象多么幼稚無形,教師都要毫不吝嗇給予鼓勵。這樣,幼兒才會增強自信心,越來越喜愛繪畫活動,在繪畫活動中大膽嘗試、創(chuàng)造。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