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佚名 2017-09-05 16:11:28
第二課時
一、以詩引詩,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配樂課件:吟詠春天。)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春曉》《詠柳》。
2.交流:我們剛才背誦的詩有什么共同點呢?(都是描寫春天景色的詩。)
3.教師引導:大自然的美景總是令人陶醉。從古至今,不知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贊美它。(出示配樂課件:夏天情。)師導言:生機盎然的春天過去,姹紫嫣紅的夏天來了,你們看到了什么?
4.導入新課,揭題。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萬物是那么和諧。南宋詩人楊萬里被這個美麗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寫下了一首名為"小池"的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文題目:小池。)
5.學生讀課文題目,教師介紹作者。
設計意圖: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古詩前運用多媒體以背詩說話引入,以詩找景,以圖解詩,以景悟情,變靜為動,化難為易,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初讀古詩,學習字詞
1.教師導學: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池塘呢?我們一起來有滋有味地讀讀吧!
出示自學要求:
(1)自讀詩歌,勾畫難認難記的生字生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可以讀給同桌聽,也可以讀給老師聽。
(2)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3)自由朗讀古詩,要把詩歌讀得字正腔圓。
2.指名朗讀古詩,在對學生進行朗讀評價的過程中相機出示"泉""流""愛""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鞏固字音,交流識字方法,聯(lián)系詩句或者生活實際理解字義。教師相機指導:
(1)課件出示"泉"的字理圖,學生觀察后小結:甲骨文字形像水從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樣子。本義:泉水。
(2)課件出示"愛"的字理圖,學生觀察后小結:手捧著東西送給朋友,以此表示友愛、喜愛。相機用"愛"組詞并說話。
(3)引導學生用"加一加"或"形聲字"的方法識記"流""柔""荷""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