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08-08 17:54:54
措施三:請她的父母共同化解她心中的負擔。由于她母親的原因讓她有的心理障礙,因此我認為必須請她母親共同配合才能讓她完全解除心理障礙。我又進行了一次家訪,了解到她母親一直在家做家務,沒有上班,而且她母親會繡一手漂亮的花。我在班里組織了一次好媽媽評選活動,請她媽媽現場表演刺繡,開始她媽媽一直不肯來,我對她說:“為了孩子的性格變開朗、大方,請你一定支持幫助我們。”她媽媽終于勇敢地來參加了比賽,并獲得了好媽媽評選的第一名。我告訴小朋友們侯宇雋的媽媽雖然身體不好,但她一樣在其他方面做的非常優(yōu)秀,我們要尊重她。在頒獎時,她和媽媽一起站在臺上,自豪興奮之情流淌在她和媽媽的臉上。從此之后,她媽媽常常來接送她,我知道,鎖在她心上的心結,就要開了。
那年冬天,在我的鼓勵下,在同班老師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她逐漸喜歡參加各種活動,和小朋友玩,舉手回答問題,變得越來越活躍、積極。放寒假時,我擔心長長的假期會對她有影響,特別囑咐她父親要注意多帶她到班里別的小朋友家去玩。當開學第一天她穿著漂亮的新衣服跑進教室大聲說:“老師新年好!”時,我知道自己成功了,心里溢滿了做老師的自豪感。
(四)反思與思考
1、冰心老人說:“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是這樣的,愛孩子是做一個幼兒教師的首要前提。尊重孩子、愛孩子的前提,是教師真正了解孩子,讀懂孩子,幼兒教育是特殊的,對于幼兒園里身體、心理都處于幼稚、不成熟期的孩子來說,老師的愛就象是春天里溫暖的陽光,潤物無聲的細雨,滋潤著孩子的心田。幾乎每個班里都會有這些心理、性格或行為特殊的孩子,作為幼兒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用愛心呵護,用耐心感化,幫助他們走出心理的陰影或改掉這樣那樣的壞習慣。教育是一門藝術,怎樣施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是值得每一個老師用心探索及深思的。
2、孩子盡管年齡小,但有自己獨立的意識與判斷,教師應首先把幼兒看作一個有獨立意識與判斷的人,善于把握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內心需要,從尊重理解的角度去施教,啟迪孩子的良知和愛的意識,讓她們感受到被關心的愉悅。
3、對孩子的教育不是家庭和幼兒園任何一方面的事情,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需要充分發(fā)揮家園雙方的作用,應加強雙方的溝通、交流,通過共同的努力對孩子的教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