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劉帥 2013-08-26 17:33:25
雙休日里,100多個孩子分批來到市少年宮學習打籃球
上周四,教育部公布《小學生減負十條規(guī)定》,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減負十條”一出,熱議一片,有關部門當天就收到上千條意見。記者隨即采訪本市小學多名校長和教師后發(fā)現,“不留作業(yè)”一條爭議最大。
不留作業(yè)“驚呆”校長
“減負十條”中第四條要求,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yè),可布置一些適合小學生特點的體驗式作業(yè)。積極與家長、社會資源單位聯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學生參觀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社會設施,組織參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勞動、農業(yè)勞動。
剛聽到這一說法,城區(qū)一位知名小學校長就被“驚呆”了:“身為學生,怎么能不寫作業(yè)呢?不寫作業(yè),基礎如何才能打得牢固?”她認為,學習本身是孩子的責任,是一種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結合,的確辛苦,但也不能不學呀。“我反對機械地重復性做作業(yè),但不寫作業(yè)肯定也不行,這不能一刀切,而要因材施教才科學。”
很多在一線教書的教師也有同感,稱小學不留作業(yè),“太不現實,難以落實”。一位老師說,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學習能力也不同,接受知識的水平因人而異。比如學生字時,有的孩子寫一遍就會,有的可能需要寫上三四遍才能記住。另一位老師表示,他并不反對以社會實踐的方式完成作業(yè),可社會實踐也需要基礎知識,也需要打牢基礎。還有老師擔心,小學不留作業(yè),將來上初中、上高中,孩子豈不是更不適應。
北京減負令嚴控作業(yè)量
今年年初,本市已專門為初中生和小學生出臺“減負八條”,實施了一學期。與教育部“減負十條”不同,北京版減負令除規(guī)定小學一至二年級不布置家庭作業(yè)外,其余年級可留作業(yè),但須嚴控作業(yè)量。
北京市教委要求,小學三至六年級語文、數學和英語可適量布置家庭作業(yè),三至四年級每天作業(yè)總量不得超過30分鐘,五至六年級每天作業(yè)總量不得超過1小時。
京版減負令出臺后,孩子開心,家長并不領情。家長們特別擔心孩子作業(yè)少了,學習成績會下降。一位媽媽說,她兒子很淘氣,萬一在課堂上沒注意聽講,回家又缺少相應的鞏固練習,只是瘋玩,知識肯定學不扎實。還有家長坦言,對于一、二年級的小學生,特別是成績中等偏下的孩子,學校應該因人而異,給他們留點小練習。
“十條”力爭新學期正式出臺
本周四,教育部“減負十條”征求意見將結束。這些天,社會各界通過留言、網站評論、郵寄等方式,向教育部提出多種反饋意見。
相關人士表示,短時間收到大量關于小學生減負意見,說明大家對這個規(guī)定非常關心,從目前收集到的意見來看,社會各界對小學生減負規(guī)定總體上是擁護的。此次減負從小學階段做起,旨在規(guī)范學校辦學行為,加大社會實踐力度,減掉一些不必要的課業(yè)負擔。今后,初中、高中也將通過改革,進一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樹立良好心態(tài)。
征求意見結束后,教育部將對所有意見進行歸集,認真總結,盡快修訂完善,“減負十條”今秋開學之際有望印發(fā)。依據教育部的要求,正式規(guī)定下發(fā)后,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細化。屆時,教育部還將和教育督導部門加大督導力度,開展小學生減負的專項督導,使規(guī)定真正落到實處。
減負應加強問責
“減負令”不少,但執(zhí)行卻不易,專家認為減負應加強問責,使減負令真正推行起來。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減負令缺乏問責機制,總是在頒布時起到一定作用,之后又故態(tài)復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只有正視學生學業(yè)負擔重的深層次原因,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緩解擇校熱,改革中高考制度,建立多元評價體系,減負才可能具有現實可行性。
相關熱議焦點
焦點1 “零起點”教學如何開展?
“減負十條”規(guī)定,一年級新生入學后,須“零起點”教學,不得拔高教學要求,不得加快教學進度。
教師觀點:教育可以是“零起點”,孩子可不是一張白紙。當下,“學前教育小學化”普遍存在,“不得加快教學進度”不現實。小學入學前,很多孩子已經在幼兒園或學前班學過了英語、漢語拼音和20以內加減法,如果還按部就班地安排教學進度,學生上課很可能不認真聽講,養(yǎng)成不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建議:教學前先做前測,根據學生的學識水平制定教學計劃,按大綱進度實施教學。
焦點2 隨機編班能否確保公平?
“減負十條”要求各校按照隨機方式對學生和教師實行均衡編班。嚴禁以各種名目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
教師觀點:禁止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的確應該,但隨機編班如何確?茖W也是個大問題。單純地隨機編班,可能會造成“小胖墩兒”扎堆兒、“小眼鏡兒”扎堆兒、男女生比例不均衡、某個班學習成績落后等問題。
教師建議:按照學生年齡、性別比例、身體素質狀況和簡單的智力差別大致區(qū)分,然后由老師抓鬮,從而達到每班相對均衡。
焦點3 百分制是否應該取消?
“減負十條”規(guī)定,實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采取“優(yōu)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級評價,多用鼓勵性評語,激勵學生成長。全面取消百分制。
教師觀點:以“優(yōu)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字眼兒進行評價,適合學期評語,對于衡量學業(yè)水平就過于模糊。況且,現在學校對等級的定義并不同,比如優(yōu)秀,有的學校認為85分以上就可以,有的學校則認為92分以上才算優(yōu)秀。
教師建議:減少統(tǒng)考次數,但必要的考試還是需要用具體分數來衡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