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國外教育 > 正文

對待孩子間沖突我國PK新西蘭(2)

來源:中國嬰幼兒教育網(wǎng) 2011-04-01 11:04:25

說兩句

  評述:

  中新兩國成人在對待幼兒沖突問題的觀點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一些解決沖突的有效策略得到了他們的一致認同。兩國成人也表現(xiàn)出對待沖突的一些不同觀點,這些觀點是有教育、文化淵源的。

  在新西蘭,幼兒之間發(fā)生沖突時教師首先關(guān)注孩子身體受傷害的情況。這種關(guān)注被看作是義不容辭的。新西蘭對人的生命和健康無比珍視,兒童中心的每位教師都有對幼兒進行急救的資格證書。

  新西蘭成人承認幼兒情緒的不平衡狀態(tài)。西方心理分析理論認為,兒童可能受到情緒創(chuàng)傷的侵害,如不治療,會留下長期隱患。對幼兒身體或情緒傷害的承認本身像一劑良藥,可以使幼兒得到安撫。新西蘭早期教育課程的第一部分是“歸屬感”,即“讓幼兒體驗他們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他們情緒的歸屬感.幼兒應得到安全,避免受傷害”。

  許多教師提到讓幼兒做出選擇,這與新西蘭早期教育課程中“授權(quán)”的原則是一致的。這一原則指增加讓幼兒自己做出決定和判斷的事情。

  一位新西蘭家長說自己要加入幼兒的游戲,通過幽默、唱歌或講故事,將幼兒從沖突中轉(zhuǎn)移出來。這種方法被認為是成人的榜樣策略,是幫助幼兒正面學習社會交往時無需更多技能的方法。這一建議也反映出西方入幽默、開朗的性格。

  從新西蘭成人的回答中,還可以看到他們對多元文化的認同。這是他們對社會轉(zhuǎn)變的體驗。這種轉(zhuǎn)變包括本土文化日益被重視以及外來移民的流入。移民流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人種上更加豐富的社會。

  一個國家的教育與其歷史文化傳統(tǒng)緊密聯(lián)系。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西方文化一直在倡導對人的尊重,倡導對人的身體和情感需要的高度關(guān)注,追求每位社會成員的人格獨立與自由,追求個人之間的社會公平。而在我國。倫理道德占據(jù)傳統(tǒng)文化結(jié)構(gòu)的中心地位?思、謙讓被認為是社會的傳統(tǒng)美德,集體主義也是這種文化所一貫倡導的。

  從我國成人的回答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傳統(tǒng)道德教育的痕跡。多年以來.這種教育習慣于直接告訴兒童應該怎樣做.用道德傳授代替道德內(nèi)化,將道德知識等同于道德行為。教育者往往從成人的視角來審視兒童人格的形成與發(fā)展。這大概就是當幼兒之間發(fā)生沖突時,多數(shù)成人都認為應該給他們講道理.包括對當事人提出批評或嚴厲批評的原因。

  在我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中,許多歷史或民間故事很有教育意義,這是我國教育文庫中的寶貴財富。這些故事在兒童社會性發(fā)展中已經(jīng)發(fā)揮而且將繼續(xù)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兩國幼兒觀點比較

  中新兩國幼兒也提出了一些對待沖突的相似觀點:從教師那里得到同情和幫助。認為應該自己解決沖突,對發(fā)起“攻擊”的對方做出語言或身體反應,離開現(xiàn)場,相互道歉,提議伙伴之間輪流、分享、合作,幫助摔倒或受傷的伙伴。比如看圖聽故事后,一些幼兒認為“得告訴老師,說哪個龍卷風是從哪兒來的。老師說誰對了就讓誰先說”,“要自己解決問題,自己被推倒了,然后在那兒哇哇地哭,不解決問題,老師會說他的”,“打就趕緊躲開”,“他們互相說對不起”,“……還有打人”(我國);“向老師告發(fā),說有人撞我”,“我想他倆正好應該談談這事”,“住手!我不喜歡這樣”,“也許他們可以同時把手放在上面一起把它放回去”,“送他們?nèi)メt(yī)院”(新西蘭)。需要指出的是,兩個國家幼兒的回答都表現(xiàn)出了性別差異。在我國,對沖突另一方提出對抗性身體反應(如打人)建議的全部是男孩;做出“不知如何對待沖突”回答的,絕大多數(shù)是女孩。在新西蘭,一位男孩建議把圖中那個推人的女孩剪掉,換一個男孩。同時,兩國幼兒的回答也有各自的特點。

  新西蘭幼兒——

  表現(xiàn)出對故事里孩子痛苦的移情,如。好疼啊”。

  建議對受到傷害的孩子進行醫(yī)學治療.如“他可以拿一個冰塊……或者一塊石膏……或者三塊石膏”。

  提出有禮貌的請求,如“他們應該說.請你下次不要……你能小心一點嗎”。

  在解決辦法中表現(xiàn)出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如“也許能給我們一臺‘制止打架機器’來制止他們打架,把它放在你的眼睛里,它可以使你感覺好一些,這樣你就不再打架了;或者你

  可以把它放在你的耳朵里,這樣也不打架……是的,我就有一臺制止打架的機器,然后它就咔嗒咔嗒地走”。

  我國幼兒——

  認為老師會主動來解決沖突,如“這時候老師就來了”。

  向自己的父母或其他家人傾訴,如“告媽媽”,“告爺爺、奶奶”,“告姥姥、姥爺”.“我抓他!我媽是解放軍”。

  自己克制情緒,如“摔了我也不哭”。

  謙讓,如“他們不能搶,要互相謙讓”。

  其他小朋友幫助解決,如“要是一個小朋友看見了,就勸他們”。

  對有關(guān)幼兒的行為做出評價,如“不能打小朋友,打小朋友不是好孩子”。

  五分之一的幼兒表示不知如何對待沖突。如“不知道”,“想不出來”。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shù)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