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5 19:45:21
在和孩子共同欣賞的同時,我開始嘗試著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做孩子的玩伴。一次自由活動時,我坐在小椅子上和幾個孩子討論著漫畫書中的情節(jié),忽然覺得耳邊一陣癢,回頭一看,原來是陸薇仲帶來了一個小魚玩具,她是想引起我的注意,故意來弄我的。我一看便知是動畫片《海底總動員》中的形象。陸薇仲告訴我:“這叫泡泡魚,會吹泡泡的。”于是,我盛了一杯水,把玩具魚的嘴巴放進去,并按動電動按鈕,可是沒有吹出泡泡來,這時,陸薇仲又告訴我:“要放在肥皂水里才能吹出泡泡來。”從這以后,孩子們都知道老師也喜歡玩玩具,并且?guī)Я嗽S多玩具來教我玩,讓我真正體會到了玩中學的感覺。
這其中,我也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如何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玩具、如何和同伴友好地玩、如何用多種方法玩等,讓幼兒感受與他人分享快樂的同時,也避免了玩具被損壞。每天午餐前的這段時間,是孩子們一天中最期待的時刻。在這段時間里,幼兒輪流向大家介紹自己今天帶來的玩具,如:陳濤說:“我今天帶來了一個皮卡丘,是爸爸昨天剛給我買的,它要放在這個球里面,球的這邊可以轉,爸爸說要往外轉,不然要壞的。轉好后放在地上,皮卡丘會自己走出來。”他邊說邊示范著。幾個小朋友看了后,迫不及待地嚷著:“陳濤,陳濤,吃完飯后借給我玩好嗎?”“好的,等一會兒我們一起完,你的玩具也借給我玩玩。”陳濤大方地答應了。孩子們每天就這樣交往著、協(xié)商著、共同玩耍著;他們感受到了帶來一樣玩具,可以玩到許多玩具的快樂和滿足,他們體驗到了分享的快樂和集體生活的樂趣。當然,打斗現(xiàn)象、破壞現(xiàn)象也就幾乎不存在了。
孩子的可塑性和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是在一種潛伏的狀態(tài)下的,既然是潛伏,那就有很多種發(fā)掘的渠道。只要我們在充分尊重孩子自由的同時,正確引導他們,并為他們創(chuàng)設發(fā)揮的舞臺,挖掘他們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我想我們是可以幫助孩子抵御動漫中的這些糟粕的。
表現(xiàn)動漫——提高幼兒審美情趣
我嘗試讓孩子感受動漫畫,在講述動漫畫作品人物和情節(jié)的同時培養(yǎng)幼兒想象、聯(lián)想、創(chuàng)新、求異的能力和多角度思維的意識,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達到使之樂于學畫、樂于學習的目的,從而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的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意識地豐富幼兒的內在儲存。因為儲存的圖像越多,幼兒可想象的內容也就越豐富。因此,我經常通過組織幼兒聽故事、看動畫片、欣賞各種動物的圖片、卡通圖案等,不斷積累幼兒的內在儲存,提高他們觀察美、發(fā)現(xiàn)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如:我引導幼兒看動畫片《貓和老鼠》,看看小吉瑞是如何不畏強敵,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戰(zhàn)勝強大的湯姆的。之后,幼兒畫出了瘦小的吉瑞(小老鼠)和大個子湯姆(貓),孩子們觀察得非常仔細,把吉瑞勝利后喜悅的表情和湯姆戰(zhàn)敗后氣惱的表情也畫了出來;有的幼兒還畫出了“聰明的小老鼠”如何躲避“笨貓”的襲擊;“最笨的貓”欺負小老鼠后反而自己受傷的模樣等,表情個個生動、有趣、夸張。
再如:我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看動畫片《海底總動員》,看看“魚爸爸”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找到自己的孩子的。之后幼兒畫出了“漂亮的小魚勇斗兇猛的大鯊魚”,還有海底的其它生物的幫助,如螃蟹、水母、珊瑚和各種植物等,幼兒還用豐富的色彩表現(xiàn)出了各種生物的顏色、及海底的背景色。
畫了一段時間后,幼兒對畫動畫片中的形象非常有興趣。有時,他們看到漫畫書中喜歡的形象還會主動學著畫,如:皮卡丘、獅子王、機器貓、圣斗士等。這些畫線條簡單,但有各種動態(tài)和情節(jié),幼兒的想象得到了充分地表現(xiàn)。
利用動漫——調整幼兒的行為習慣
最有趣的還是幼兒得意洋洋地向大家介紹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每當這時,我就是最忠實的觀眾和聽眾,我常會被他們的介紹逗笑,同時也驚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
他們會把動畫片中的情節(jié)按自己的意愿改編,把原有的形象按自己的想法重新設計。如有一次大家在看完《蠟筆小新》后,創(chuàng)作“小新的一天”。介紹作品時,孩子們爭先恐后地想上來說,仇誠說到:“我畫的是小新去幫媽媽買菜,電視里的小新忘記了要買多少青椒和土豆,結果他還在商店里搗亂,又什么都沒買。我畫的小新他也忘記了買多少,于是他打了一個電話問媽媽,然后買好回家了。挑食是不好的,青椒里有許多營養(yǎng),我畫的小新非常喜歡吃青椒。”你聽,他把小新不喜歡吃青椒的壞習慣也該了。
可見,孩子們的畫中有許多他們的想法,介紹作品時,正是我們了解孩子心聲的最好時機。而每位孩子都是天才,我們的教育就是使每個孩子充滿快樂地挖掘他巨大的潛能;孩子在繪畫中通過自由的、無拘無束的涂抹、勾線、盡情地聯(lián)想、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他眼中的大千世界,我們可從幼兒的繪畫作品中了解到他對事物的情感反映,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正確認識周圍世界,分清美、丑、善、惡,從而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并讓孩子的創(chuàng)新在繪畫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宣泄和愉快的表達。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