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國外教育 > 正文

荷蘭爸爸的育兒之道(2)

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24 08:10:05

說兩句

  睡眠家傳妙招

  在寶寶的睡眠問題上,Therese與Eric很有心得。在荷蘭和英國,人們都普遍使用睡袋來作為寶寶睡眠時的覆蓋物。Therese與Eric也不例外,在養(yǎng)育3個孩子的過程中他們都使用了睡袋。一個驚人的發(fā)現(xiàn)是,寶寶在使用睡袋以后,睡眠確實好了很多。Eric解釋其中的原因在于——很多小寶寶睡眠不好,是因為半夜踢被,被子被踢開后,床上的溫度下降,寶寶就被凍醒了,于是哭鬧。用了睡袋以后,寶寶晚上能夠保持適度的體溫,自然就睡得踏實安穩(wěn)多了。

  在荷蘭和英國,根據(jù)春夏秋冬四季的氣溫和寶寶體形年齡的大小,父母給寶寶準備厚薄、尺寸不同的睡袋,讓寶寶睡得舒適。Therese與Eric的使用經(jīng)驗是,從寶寶6-8周時可以開始在睡袋中入睡,然后一直用到約3歲左右。

  他們還有另一個妙招是,當寶寶到了該入睡的時間,就把Therese或Eric的一件舊睡衣或T恤衫放在寶寶的臉蛋旁,親吻一下寶寶的臉蛋,跟他說一聲“晚安”,寶寶很快就入睡了。這個方法最初是從朋友那里學的,那時他們才剛剛有了第一個女兒Saskia;氐郊,他們立即在Saskia身上試了試,果然十分奏效。在照料隨后的兩個寶寶時,他們也采用這個方法,確實為他們節(jié)省了很多哄孩子入睡的時間,而寶寶睡得還很好。其中的原因在于:寶寶聞到媽媽或爸爸衣服上那熟悉的體味,手和臉蛋接觸到柔軟的棉布料,仿佛感到父母就在自己身邊,在這種安全和溫馨的感受之中,他們很快就甜甜地入睡了。

  不過,為避免孩子變得過分依賴父母的衣物,他們告訴孩子只能入睡前,用父母的衣物來作為陪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現(xiàn)在8歲的Saskia已經(jīng)不再需要爸爸媽媽衣物的陪伴,就可以安然入睡了。這是由于年齡的自然成長帶給了孩子更多、更充實的心理上的安全感,因而不需要再憑借外物。5歲的Matthijs還需要,而且平時喜歡隨身帶著一塊兒柔軟的海綿,需要溫暖體驗時,就摸一摸;1歲的Caspar則還在父母衣物的陪伴下乖乖地入睡。

  先進的育兒法

  國內(nèi)外的父母如今都認識到了,寶寶從剛一降生,盡管還不會表達,也不能立即理解父母的話語,但他們的小腦瓜卻是在接受爸爸媽媽帶給他的許多信息。因此,在這個階段給寶寶提供適合他玩耍的物品、玩具以及可供探索的小世界,對寶寶的成長會很有益。

  在語言方面,Therese與Eric根據(jù)家庭中得天獨厚的雙語優(yōu)勢,以及西方語言學家的建議,在對孩子說話時,媽媽總是使用英語,爸爸總是使用荷蘭語。這樣,孩子們對兩種語言都有很好的理解能力。由于父母之間主要使用英語交流,因此家庭的主導語言是英語。孩子們聽到爸爸對他們說荷蘭語,回答的時候仍舊使用英語。惟一的例外是在孩子們想要討好爸爸時,才用荷蘭語回答,這樣似乎很容易讓爸爸高興,他們的如意算盤就可以“得逞”。

  此外,據(jù)Therese在中國幾年來的觀察發(fā)現(xiàn),中國的父母總是喜歡把寶寶抱在手中,而西方父母在孩子剛剛會爬的時候,就放手讓寶寶在家里的地板上隨處爬行、活動。當然,為了寶寶的安全,他們首先要把一切不安全隱患排除。比如,到專門的商店購買包家具角、固定抽屜、柜門、馬桶蓋等的家居安全用品,把危險的物品轉(zhuǎn)移到寶寶夠不著的地方。這樣,寶寶就有了一個廣闊、安全的自由空間,可以任由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探索。Therese回想起他們在倫敦剛有了大女兒Saskia時,盡管居住在一套面積并不大的普通公寓中,Saskia仍然可以在家里的每個角落自由爬行,甚至包括廚房和衛(wèi)生間!據(jù)Therese說,這種看護爬行期或?qū)W步期寶寶的方式在英國和荷蘭都非常普遍,她的親戚朋友、左鄰右舍以及Eric的家人、朋友都是這樣看護7、8個月到2、3歲的孩子。

  這真是一項明智的育兒舉措,對于爬行到學步期的寶寶來說,意義十分重大。我們也應該在寶寶會爬行、蹣跚學步之時,把家居環(huán)境做一個安全化處理,為寶寶提供活動的場所,避免把寶寶總是抱在手中,或限制寶寶的活動自由。寶寶有了廣泛的探索空間,他的智力、活動能力、求知愿望都會發(fā)生、發(fā)展。

  夫妻搭檔

  爸爸Eric生活小點滴

  1.從大女兒Saskia出生以后,就重溫和刷新自己所會的兒童歌曲。有時間,就和孩子們一起唱歌,在送孩子去托兒所的路上,在外出游玩的路上,或者在家中。

  2.外出到餐館或去朋友家時,隨身為孩子們帶著紙和筆。這樣,孩子們在等待時,就總是有事可做——畫圖畫。

  媽媽Therese生活小點滴

  1.經(jīng)常帶孩子們與同年齡的小朋友聚會,平均每周2次。

  2.到超市購物、拜訪朋友時經(jīng)常都帶著孩子。

  3.每周去圖書館,給小寶寶和兩個大孩子借各種圖書。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shù)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