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20 13:15:52
構建“幼兒數學教育研究共同體”
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決定了幼兒園數學課程建設與實施水平及教育質量。我們在考察教師數學教學能力的現狀時發(fā)現:熟手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經驗較豐富,有的已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但多數仍屬經驗型教師,他們有關幼兒數學教育的理論根基并不扎實,對數學核心概念及其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和幼兒數學學習路徑等的認識都還比較模糊。新手教師雖說學歷普遍較高,學習有關幼兒數學教育理論的能力也較強,但組織數學教學活動的經驗較缺乏,對幼兒年齡特點的把握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也有待提高?梢姡吕辖處煻加袑I(yè)成長的迫切需要。熟手教師要重在打破思維定勢,接受新觀念新知識,新手教師要重在提升自己的數學教學活動組織能力。為了有效促進新老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我園以優(yōu)質幼兒數學課程為憑借,建立起了專家指導下的凝聚全園整體教研力量、新老教師共同參與的“幼兒數學教育研究共同體”。
一、構建“幼兒數學教育研究共同體”
社會心理學家勒溫的團體動力學理論指出:在合作性群體中,個體通常具有較強的工作動機,個體間能夠相互激勵,頻繁交流信息,工作效率通常高于非合作性群體。
“合作”是我園在構建“幼兒數學教育研究共同體”時反復強調的一個關鍵詞。合作,能促進教師互幫互助、形成濃厚的研修氛圍,有助于教師將“教研”這一外部要求轉化為內在動力,獲得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當然,這個研究共同體也需引進專家資源,以構建全方位的專業(yè)支持系統(tǒng),彌補園所的短板,這其實也是構建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共同體的關鍵之一。
二、“幼兒數學教育研究共同體”的組成與職責
立足本園教研力量以及幼兒實際發(fā)展需要,考量本園可獲得的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及理論研究專家、專業(yè)幼教服務機構等的資源,我園憑借“通向數學”課程開展了相關的教學實踐與研究。構建了“幼兒數學教育研究共同體”。這個研究共同體包括“本園力量”與“外部支持”兩部分(如下圖所示)。依托本園教研力量成立的“數學學科核心教研組”是實施課程與開展研究的主力,以專家引領以及“通向數學”網絡研修平臺形成的外部支持系統(tǒng)重在把控專業(yè)發(fā)展方向及水準。每個組成部分都承擔相應的職責。
●教師個體:在熟悉“通向數學”課程理念及其教學方案的基礎上,教師個體要做好每個數學教學活動的二次備課、課前準備、課堂教學以及課后反思等工作。
●班級互助:同一個班級的教師要基于本班幼兒實際情況與實際教學效果,及時就數學教學問題進行溝通、協商。
●師徒組合: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與青年教師結成“師徒”,對其進行一對一的指導。青年教師也可以憑借自身對于新觀念新知識的敏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老教師突破專業(yè)發(fā)展的瓶頸。
●年級小組:同一年齡段各班級承擔相同數學教學任務的教師共同備課,做好開展教學活動的準備工作。
●數學學科核心教研組:制定學期數學教學活動計劃并組織實施,搜集數學教學改進建議并及時反饋結果,定期就數學學科知識、幼兒數學學習路徑等問題對教師進行培訓。
●專家引領:我園得到了幼兒數學教育專家的定期指導,拓展了教師的視野,深化了教師對幼兒數學教育的理解,提升了教師組織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技能技巧。
●“通向數學”網絡研修平臺:教師便捷地通過該平臺獲取有關數學學科、幼兒數學教育等的專業(yè)知識以及具體的教學方法指導與經驗分享。
三、“幼兒數學教育研究共同體”開展的課程實施工作
我園憑借“幼兒數學教育研究共同體”,經過實踐,形成了“反思一互助一對話”的教研制度,逐步提升了教師的業(yè)務能力。
要點一:“數學關鍵經驗”的理解與學習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