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幼兒園資源 > 教學論文 > 數學思維論文 > 正文

對中班幼兒模式學習的調查和思考

來源:幼教網 2018-09-20 10:07:31

說兩句

對中班幼兒模式學習的調查和思考

  在一次組織幼兒活動時,我讓幼兒按照“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的方式就坐,結果在調整位子的過程中,躍躍不讓壯壯坐在他的旁邊,當詢問原因的時候,躍躍很肯定地說:“我是男生,旁邊這個位子應該坐女生。壯壯坐錯了。”可是壯壯卻不明所以然。

  在一次游戲中,游戲的口令是:“請你照我舉起手、請你照我放下手,請你照我舉起手、請你照我放下手……”隨著我的口令越來越快,有的幼兒能夠很快地完成任務,有的幼兒則越來越手忙腳亂。

  這樣有關模式認知的學習機會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經常會有,從中班幼兒的表現來看,有的對模式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有的還不太明白。那么中班幼兒對模式的認知到底達到了一個怎樣的水平呢?我想通過調查來了解。我首先設計了一組問題(見圖1),通過訪談的方式來了解幼兒對模式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在圖形的設置上,我全部采用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常見幾何圖形,去除了顏色和復雜圖案等干擾因素。在模式的設置方面,首先是較為簡單的AB模式的重復和填充,其次是增加了一點難度的ABB模式的重復以及AAB模式的填充,最后是具有迷惑性的ABA模式的重復,這種模式可以較好地反映幼兒是否能夠準確找到模式基本單位的起始點。

  我在本園的三個中班分別隨機抽取了十名幼兒作為樣本進行調查。為了更好地理解幼兒在識別模式、填充模式時是如何思考的,深入把握幼兒的模式理解水平,我在調查過程中單獨對幼兒進行提問,然后提供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紐扣請幼兒按照圖1中的模式分別擺一擺,并通過記錄表和視頻記錄幼兒的回答和反應情況。

  調查過程中主要提問方式為:“請問在××圖形的后面放一個圖形,是什么圖形呢?為什么是這個圖形呢?”“在××圖形和××圖形中間‘?’的位置應該放一個什么圖形呢?為什么是這個圖形呢?”多問一個“為什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兒對模式的理解水平,了解幼兒發(fā)生錯誤的原因究竟是因為不理解任務要求還是因為對模式的識別有困難。

  經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我發(fā)現中班幼兒基本能夠完成“AB”模式的重復和填充,但是部分幼兒無法完成“AAB”“ABB”“ABA”等包含三個元素的模式的重復和填充。產生錯誤的主要原因是幼兒難以識別模式中的基本單元,部分幼兒識別模式不是從起點開始的,而是直接識別其中特征明顯的部分,如盲接從前兩個圖形開始“讀”模式,將“ABC”模式誤認為“AB”模式。

  調查發(fā)現,對于有些幼兒來說能夠復制一個模式,并不意味著他真正認識模式的規(guī)律,大多數中班幼兒無法正確地找到模式從哪里開始重復,也就無法找到模式中的基本單元。為幫助幼兒突破這一重難點,我設計組織了一系列活動。如,我利用繪本《亂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組織了集體教學活動。繪本中,公主要去往亂七八糟魔女之城解救迷路的王子,其間需要通過層層關卡。而要想通過關卡,必須把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按照規(guī)律重新排列。我創(chuàng)設了相應的情境,引導幼兒幫助公主通關,讓幼兒完成識別模式、填充模式等操作活動,促進他們對于模式的理解。

  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幼兒完成的主要任務是:教師先請幼兒找出有規(guī)律的一條道路(見圖2、圖3)。接著,在個別操作環(huán)節(jié),教師給每個幼兒若干張該模式中基本單元的圖示(見圖4),讓幼兒不斷嘗試將這些圖示擺成一排然后再拆分,從而引導幼兒直觀地發(fā)現“模式”是由多個重復的基本單元組成的。在操作中,幼兒逐漸明白可以用輔助線按照基本單元將模式劃分成一個個“小房間”,每個“小房間”中的圖案是一模一樣的。我讓幼兒在操作卡上自己試著畫一畫輔助線,找到模式中的基本單元,然后讓幼兒將模式“讀”出來,如幼兒邊指著圖案邊有節(jié)奏地念出“粉色、藍色、白色,粉色、藍色、白色,粉色……”,從而感知模式的重復性和韻律感。在幼兒能夠正確判斷模式中的基本單元后,我就引導幼兒概括出“粉色、藍色、白色為一組,重復排列”,這樣既能夠幫助幼兒判斷自己所找到的基本單元是否正確,又能夠讓幼兒用簡潔的數學語言歸納所發(fā)現的“模式”。

  同時,在設計區(qū)域活動及投放材料時繼續(xù)沿用繪本《亂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的情境,如,將圖5制作成操作卡投放在區(qū)域中,讓幼兒通過擺一擺圖卡、畫一畫輔助線等方式找到其中的基本單元,感知星星和月亮圖卡排列的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讓幼兒繼續(xù)仔細尋找繪本《亂七八糟的魔女之城》中隱含的其他模式,如臺階、衣柜、樂器、畫像、樹木等。在建構區(qū)引導幼兒用“紅色、綠色、灰色”的方式來幫助魔女搭建城墻;在美工區(qū)提供藍色和紅色的珠子以及記錄表,讓幼兒用這兩種珠子為魔女設計制作AB、AAB、ABB、ABA等不同模式的項鏈,并記錄下來與好朋友分享;在表演區(qū)提供公主和魔女的頭飾以及AB模式的音樂,讓幼兒用兩種不同的動作和角色的交替來感知音樂中的模式。以上系列活動可以幫助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基于已有經驗更好地認識模式、理解模式。

  通過對幼兒模式學習的調查和對相關活動的設計、組織,我深深體會到,只有仔細分析數學學習內容,找準幼兒學習的困難,才能把握好自己真正要教的是什么,否則就如同緣木求魚,找不到促進幼兒發(fā)展的突破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