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9 15:50:09
◆游戲主題宜開放還是具體明確?
具體明確的游戲主題,目標清晰,達成度高,但卻忽視了孩子的靈活性和豐富性,也就限定了孩子的活動內容、范圍,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火鍋店為例,小朋友在小班區(qū)域里一直在玩娃娃家的游戲,有了做飯、吃飯的經驗。升入中班后,他們還對做飯吃飯感興趣,于是老師與幼兒協(xié)商開展什么游戲。小朋友們說“想玩小餐廳的游戲”,老師問“在小餐廳小朋友最喜歡吃什么”,孩子們說“火鍋”,于是,老師說:“那咱們班就開一個火鍋店吧!”小餐廳就變成了火鍋店,游戲主題更為具體明確了。但是細想,孩子來火鍋店除了吃火鍋,還能玩什么呢?游戲主題的具體、形象反而限制了幼兒游戲的豐富創(chuàng)造。所以,游戲的主題要開放,不宜過窄。
游戲材料如何提供
◆依據主題提供材料還是提供開放、豐富的材料?
在投放材料上,以往老師的做法是依據主題提供材料,這樣幼兒就會圍繞主題開展游戲。因此,在開展火鍋店主題時,先為幼兒提供火鍋灶具,再依據吃火鍋的經驗提供食材,幼兒來到火鍋店之后,只需完成點餐、涮、吃等幾個動作,就完成了游戲。但這卻忽視了幼兒的游戲特點。
幼兒是如何與材料、環(huán)境互動的?幼兒到活動區(qū)后,首先與材料發(fā)生互動,先看活動區(qū)有哪些玩具材料,哪些玩過,還能怎么玩;哪些沒玩過,試試可以怎么玩;哪個更好玩,然后再依據自己的經驗利用材料開展游戲。依據幼兒游戲的特點,我們應該如何投放玩具材料?
游戲開展初期,提供游戲材料要注意材料的豐富性。材料引發(fā)幼兒的游戲行為,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通過對物體的操作及情境的再現(xiàn)反映社會活動,認識周圍世界,建構新的經驗。因此,在提供材料時,教師要與幼兒共同收集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材料(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引發(fā)他們對生活經驗的回顧與再現(xiàn),反映他們真實的生活,引發(fā)他們豐富的想象,在游戲中支持幼兒以物代物,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材料。
◆低結構材料變成高結構材料?
游戲開展的過程中,應注意材料的結構性是否有利于引發(fā)幼兒更多地與材料互動。以火鍋店為例,最初,為了游戲的開展,老師利用各種低結構材料和小朋友共同制作了很多火鍋食材。低結構材料做成了成品食材后就變成了高結構材料,剝奪了幼兒在游戲中操作、替代的機會。當高結構的材料固定了玩法、固定了形象、沒有了變化的空間,漸漸地就失去了挑戰(zhàn)性,幼兒便不會再產生與之互動的興趣了。因此,在游戲的過程中,尤其是在中大班幼兒游戲材料的提供方面,應注意材料的低結構、可變化、可操作;警惕材料使用的過程中,低結構材料變成高結構材料,為幼兒在操作中獲得直接經驗提供可能。
這里,就要提到教師的觀察了。在觀察幼兒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留意,幼兒對哪些材料感興趣,與哪些材料經常發(fā)生互動,為什么?對哪些材料不感興趣,甚至根本就不動?幼兒還需要哪些材料?要根據幼兒的游戲行為與需要適時對材料進行增減調整;疱伒暧螒蛑,當老師發(fā)現(xiàn)高結構材料已經限制了幼兒游戲的開展,幼兒已經沒有了更多的操作機會與空間,就應及時作出調整,增加可操作的材料,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