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9 15:47:31
《指南》中也明確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皮亞杰認為游戲可以促使兒童把新的信息同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去,從而促進兒童的學習。游戲在本質上是鞏固性質的活動,它促進練習,復習和重復。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理論的特征是主動學習,直接經驗和可以刺激認知發(fā)展的內部動機,所有這些因素都可以在兒童的游戲中找到。所以我們應該強調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實施《指南》。
(二)以《指南》為指導提高幼兒園教學活動質量
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往往取決于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和策略的運用以及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反映做出的調整!吨改稀钒次宕箢I域來表述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目標和教育建議。每個領域開始部分對該領域的基本價值、教育要點和特別注意事項的描述可以幫助教師理解和把握備領域教育的核心價值;《指南》中的提出的“3~6歲各年齡段幼兒的學習發(fā)展目標”可以幫助教師建立合理的期望,為確定適宜的教學目標提供參照物,并且為教師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提供了啟示!吨改稀犯黝I域的教育建議為教學策略提供了參考。由此可見,《指南》對于教學活動質量的提高大有裨益。
(三)《指南》精神指導下的游戲與教學的相互融合
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實施《指南》,以《指南》為指導進行教學,“寓教育于游戲之中”實現(xiàn)游戲與教學的有機融合不僅是《指南》精神的體現(xiàn),更是實現(xiàn)《指南》促進兒童全面發(fā)展的終極目標的最佳方式。當前實踐中出現(xiàn)的游戲與教學分離狀態(tài)產生的主要原因是:(1)教育價值取向的影響以及教師的游戲理念與教學實踐之間存在鴻溝,于是出現(xiàn)了實踐中存在的過分強調教學的“灌輸式”教育和過分注重游戲的“放羊式”教育,游戲和教學處在教育的兩極;(2)班級規(guī)模的影響,盡管教師相信游戲的價值。但是在師幼比不和諧的現(xiàn)實下,教師更多的在游戲中扮演“看管者”的角色,教師在游戲中的重心是看護孩子,保證孩子的安全;(3)課程壓力,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課程因素在幼兒園還占有很大的地位,教師忙于教授規(guī)定課程,更本無暇顧及幼兒的興趣需要;(4)外部系統(tǒng)(家長、領導)的期望壓力,家長和領導們對學業(yè)證據(jù)的在乎,教師需要像家長和其他專家匯報成績,提供可視的學習證據(jù)和記錄,影響著游戲教學的開展,因為游戲教學并不一定就會產生可以看得見的成效,游戲是不能拿去評價檢驗的。
游戲和教學作為教育的兩種途徑,相互區(qū)別又緊密聯(lián)系。游戲的自由性和教學的規(guī)律性似乎是人類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中的不可調和的矛盾。但是它們都有共同的目標即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游戲”和“教學”在幼兒的經驗上兩者是相通的,游戲中獲得的零碎的、分散的經驗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得到整合和系統(tǒng)化,教學活動中的經驗可以在幼兒喜歡的游戲中得以充實和深化。游戲促進幼兒發(fā)展的這一附屬功能恰恰是教學所要達到的主要目標,二者又是相互滲透、相互聯(lián)系的。因此,促使游戲與教學實現(xiàn)實質意義上的有機整合,才能根本改變實踐中過分強調教學的“灌輸式”教育和過分強調自由游戲的“放羊式”教育。
三、《指南》背景下幼兒園游戲與教學整合的策略
從前面提到的《指南》指出的幼兒學習發(fā)展的特征來看。幼兒園游戲與教學的結合可以使幼兒園教育活動更加多元,更加豐富多彩,甚至產生單獨開展游戲活動或教學活動所不具有的效應。將游戲與教學加以整合是從實施分科課程到實施整合課程的轉變,它注重各領域學習的聯(lián)系和整合,強調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連續(xù)性的經驗與學習。與實現(xiàn)《指南》提出的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目標相契合。
(一)明確目標,實現(xiàn)游戲與教學在主題和內容上的相關
整合意味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實現(xiàn)游戲和教學的整合需要在制定活動目標和主題。以及選擇活動內容時保持二者之間的連續(xù)性和整體性。
首先,區(qū)分兩種經驗,明確哪些學習經驗是可以通過游戲獲得的,哪些需要通過教學活動來獲得的。教師在制定教學活動的主題和內容時應該明確這個內容是否可以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學習?若可以就沒有必要進行專門的教學。如果不可以或者是可以但是有些獨特的價值不能體現(xiàn)那么可以通過教學活動來進行。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