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7 14:31:49
引導大班幼兒擺脫繪畫概念化傾向
大班幼兒繪畫時存在概念化傾向,具體表現為:在形象造型上,反復使用固定的圖式表現某一物體;在色彩運用上,對同樣的物體一再重復同樣的色彩;在畫面構圖上,經常重復一種模式。這不利于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為幫助大班幼兒擺脫繪畫的概念化傾向,我嘗試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引導。
一、運用實物或圖片,啟發(fā)幼兒自主造型
進入繪畫發(fā)展圖式期的大班幼兒已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各種圖形、線條的組合進行造型,但在發(fā)現某種圖式可以表現某一物體或某類物體后會反復運用,而傳統(tǒng)的模仿教學法又加重了這一傾向。因為模仿教學法往往提供單一的標準化范例圖式,限制了幼兒的想象力、表達表現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為幫助幼兒擺脫造型上使用固定圖的傾向,我以實物或圖片代替標準化范例,引導幼兒在觀察實物、圖片的基礎上自主造型。由于沒有教師抽象好的標準化圖式可以參考,幼兒只能根據自己的觀察、理解對物體的形象作出概括,進而創(chuàng)造圖式加以表征。這樣的表征具有開放性,不同的幼兒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與創(chuàng)造,從而使造型形象體現出每個幼兒的個性和獨特性。
阿恩海姆指出,繪畫作品是一種運用一定的媒介創(chuàng)造出來的與原物在結構上等同的創(chuàng)造物。因此,在繪畫中對物體結構的把握顯得十分重要。對于幼兒來說,把握物體的結構就是把握物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例如,長頸鹿由頭、頸、軀干、四肢、尾巴組成,樹由樹干、樹冠組成……由于許多物體的結構類似(例如所有走獸類動物都由頭、頸、軀干、四肢、尾巴組成),所以在把握物體結構的基礎上還要抓主要特征。如此,幼兒才能既發(fā)揮想象進行開放式造型,又創(chuàng)造出與實物相似的畫面形象。例如,幼兒在把握長頸鹿基本結構的基礎上抓住長脖子這一特征,用圓形、梯形、橢圓形、三角形甚至長方形表征長頸鹿。這些形象打破常規(guī),充滿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充分說明了只要教學方法適宜,大班幼兒完全可以避免概念化造型。
二、運用欣賞素材,引導幼兒有變化地運用色彩
大班幼兒色彩運用上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客觀用色,即根據物體的固有色涂色。從主觀用色發(fā)展到客觀用色,是兒童在色彩運用方面的一大進步,卻也帶來了一個問題,他們一成不變地在作品中將某一物體與某一顏色聯系起來:草地——草綠色,蘋果——大紅色,小老鼠——灰色……幼兒色彩運用上的概念化趨勢。使幼兒作品的畫面色彩顯得僵硬呆板,缺少變化和層次,不利于美的表現和創(chuàng)造。
其實大班幼兒對色彩的認知已經達到相對精細的水平,它為有變化地運用色彩做好了準備。為引導幼兒有變化地運用色彩,我的策略是向幼兒提供優(yōu)質適宜的欣賞素材,包括實物、圖片、視頻和范例,鼓勵幼兒接觸這些素材,細心體會其色彩的美。幼兒只有感受到色彩變化的美,有了美的體驗,才會有表達色彩美的欲望。
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著色彩豐富的素材,比如,公園中的綠色層層疊疊,山茶花花瓣從里向外按深粉、粉、淺粉的順序漸變,蘋果有紅的、黃的、綠的……所以畫樹林前,我會帶幼兒去公園觀察樹木,感受樹木色彩的層疊變化。畫蘋果前,我就讓幼兒觀察實物蘋果色彩的多樣和變化。除實物外,為了拓展幼兒色彩感知的范圍,我又充分利用網絡圖片和視頻資料。例如,畫蝴蝶前,我和幼兒一起收集網絡上關于蝴蝶的各種圖片,觀察蝴蝶世界中絢麗變化的色彩;畫海底世界前,我就給幼兒觀看有關海洋的視頻,感受海水色彩由近及遠漸變的美。對這些素材的觀察能使幼兒體會到,色彩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斷變化的,色彩的變化使世界豐富而美麗,同時也使幼兒產生了把這種種變化表現在繪畫作品中的愿望。
然而,光有對色彩的觀察、感受和表現的愿望還不夠,還需要豐富幼兒的色彩表達語匯,啟發(fā)幼兒運用多種色彩表達方式,有變化地表現色彩美。在繪畫教學實踐中,我常借助多樣化的范例啟發(fā)和豐富幼兒的色彩表達語匯。例如,在“夜色下的蝸牛”教學活動中,我提供了三幅幼兒作品作為欣賞范例,這三幅范例巧妙運用了色彩對比、色彩漸變等色彩變化技巧,使畫面色彩豐富而有層次,協調而有變化,為幼兒在創(chuàng)作時有變化地運用色彩提供了直觀的示范,有助于幼兒在色彩運用上進行創(chuàng)新。
三、運用故事想象畫,促進幼兒構圖的多樣化
大班幼兒已經能夠圍繞主題進行構圖,表現一定的情節(jié)。他們喜歡使用基底線,常常把數個形象并列畫在基底線上,以表示這些物體處于同一水平面。為了達到空間的平衡,他們還會在畫紙的上部畫上太陽、小鳥、白云、星星等形象。但整體來看,這一年齡段幼兒的構圖比較拼湊、程式化。這種表現與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水平有關,幼兒關心的是把自己認為重要的經驗、想法表達出來,而不是整體構圖。
羅恩菲德在《創(chuàng)造與心智的成長》一書中指出:“兒童對一個經驗愈有感情上的興趣,那么這經驗對于他的作品和進一步的發(fā)展就愈有助益。”故事想象畫有生動的形象、有趣的情節(jié)、充滿想象的空間,能引起幼兒的興趣,激發(fā)幼兒積極的情感體驗和表達欲望。對故事情節(jié)的想象與設計,能促使幼兒大膽構思,根據情節(jié)需要整體布置畫面形象,根據不同的情節(jié)設計來安排畫面。所以,對大班幼兒構圖多樣化的引導,可以從故事想象畫入手。例如,在故事想象畫“小老鼠和大油瓶”教學活動中,我提供了這樣一個故事情景:“有一天,一群小老鼠出來玩耍,發(fā)現一只高高大大的油瓶。瓶里裝著許多油,濃濃的香味從瓶子里飄出來,小老鼠們饞得口水都流出來了。”然后拋出一個問題:“可是油瓶那么高、那么大,小老鼠這么小,怎么才能吃到瓶里的油呢?”幼兒在這一有趣的故事情境的激發(fā)下,大膽構思不同的情節(jié),根據情節(jié)需要自主布置畫面形象。許多幼兒運用改變構圖中心形象的方法,形成了各不相同又充滿童趣的畫面。例如,圖三作者設計了這樣的情節(jié):小老鼠們用疊羅漢的方法使自己和油瓶一樣高,然后用吸管吸油。作者把油瓶作為構圖的中心,兩邊各一排小老鼠,形成對稱平衡的畫面。圖四作者以小老鼠爬梯子去喝油為情節(jié),把梯子作為構圖的中心,在一邊畫一群手持器具趕來喝油的小老鼠,在另一邊畫一只大油瓶,瓶里還有兩只小老鼠,一只拿著勺子在吃油,另一只在油里游泳。這樣的設計不僅富有想象力,充滿童趣,而且體現出有變化的整體平衡的美。圖五作者說:“老鼠們把油瓶弄倒了,這下大家都有油吃了。”為了突出這一情節(jié),作者把從瓶口滴出來的油作為構圖的中心。更為巧妙的是,作者只在畫面的一側描繪出一只橫倒的油瓶從瓶口到瓶頸這一部分形象,通過這樣的描繪暗示了油瓶的高大.整個畫面生動活潑又充滿平衡美。
大班幼兒繪畫中的概念化傾向是幼兒思維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教師應在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的前提下,采用適宜的方法喚醒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幼兒大膽運用線條、圖形、色彩、構圖等形式語言,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