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幼兒園資源 > 教學論文 > 藝術類論文 > 正文

讓我們開啟親子藝術之旅

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17 14:07:07

說兩句

讓我們開啟親子藝術之旅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顆美的種子”,《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中明確指出,應“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有條件的情況下,帶幼兒去劇院、美術館、博物館等欣賞文藝表演和藝術作品”。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中包含了藝術家熾熱的情感,藝術的主題多半關乎人類的喜、怒、哀、樂等基本情感。賞析博物館中的藝術作品原作似一次情感之旅,如同與藝術家一起在情緒和知識上經歷和體驗這些感受,這樣的體驗過程能給人帶來精神上長久的愉悅和滿足。原作的尺寸、色彩、線條、明暗和肌理等細節(jié)所產生的視覺沖擊力和震撼力都是復制品無可比擬的。所以,參觀博物館是一次精彩的情感體驗,是一次愉悅的身心之旅。經常參與親子藝術之旅,兒童會在藝術品欣賞中潛移默化地建構一種歷史感和文化感,會自覺介入到藝術欣賞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中,并形成一種良好的審美習慣,家長們也可以趁機補補“藝術大餐”,可謂是全家受益,共同在融洽的親情與美的滋潤中成長。

  一、親子美水課的準備

  1.物質準備

  踩點。在每次活動前一個月左右,教師需要前往博物館與其教育部門就活動事宜進行溝通協(xié)調,我們稱之為“踩點”。

  踩點內容主要包括兩項:一是活動細則確立,如:活動時間、場地、參與人數(shù)、購票情況、集合地址、志愿者配備、餐飲室和休息室安排等相關活動細節(jié)。

  二是活動內容選擇,在眾多展品中選擇3~5幅活動所需要的代表作品,并確定講解時在場館中的位置。

  活動計劃設計與制作。根據(jù)踩點內容,教師在活動前1~2周完成活動課件和調查表的設計與制作,同時制作或購買創(chuàng)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發(fā)放活動相關視頻和材料。活動前兩周發(fā)放活動相關視頻、資料等,比如,在參觀莫奈畫展時,提前發(fā)放莫奈調查表、BBC系列莫奈視頻等,以提前讓兒童和家長一起對展品有大致了解。

  2.心理準備

  參觀禮儀。博物館親子活動不僅是美育活動,也是德育活動。博物館是公共場所,為了維護公共場所的秩序和保護展品等,組織方對于參觀者應有一定要求。比如:不可以大聲喧嘩、不可以在館內到處奔跑、不可以觸摸展品等。因此,在活動開展前的1~2周,一定要告知兒童和家長基本參觀禮儀,活動當天需再做提醒。

  美好期待。家長和孩子一起討論、收集展覽相關資訊,有條件的話還可以把相關資訊裁剪下來做成一本小冊子。通過提前動手動腦形成一種美好的心理期待,這樣孩子們就會在美好愿景中參與活動。

  二、參觀進行時—一“親子藝水之旅三部曲”

  通過三年博物館親子活動,筆者總結了一套簡潔而恰當?shù)膮⒂^步驟,稱之為“親子藝術之旅三部曲”。

  1.尋寶記。該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有要求”的親子“自由參觀”,即家長和孩子一起根據(jù)調查表對展覽進行粗略參觀。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家長和孩子一起討論喜歡或討厭的作品,并耐心觀察它們不同尋常的局部細節(jié);調查訪問展廳內其他參觀者,了解同一作品不同人的看法:通過拼圖、找異同等游戲參與代表作品互動,感受經典作品的獨特藝術魅力;針對藝術家或作品提出問題或看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兒童喜歡欣賞藝術,而且還喜歡和他人分享他們的觀察收獲。

  2.代表作賞析。該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賞析單幅或者3~5幅代表作品,可謂是親子藝術之旅的重點。兒童的思想和語言都有別于成人,在經典藝術品面前如何使用兒童易于理解的語言闡釋經典藝術品,并啟發(fā)他們以喜歡的方式融入作品深處是難點。因此,在本環(huán)節(jié)筆者經常會攜帶各種輔助工具或材料,讓孩子通過觸覺、嗅覺、感覺等參與互動了解作品內涵,體會藝術家精神。如:參觀草間彌生展覽,感受草間彌生揮之不去的圓點時,會讓孩子戴上用透明玻璃紙制作的圓點眼鏡:參觀非洲木雕時,會請孩子戴上非洲面具;參觀米勒《拾穗者》時,會請孩子現(xiàn)場拾稻穗等。兒童渴望討論和欣賞藝術品,即使他們詞匯有限,他們對于藝術品的觀察和分析程度也令人驚訝。

  3.自由創(chuàng)作。“藝術創(chuàng)作對于兒童而言是一種天性行為,是表達個性的一種方式,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并會作為一種有回報的經驗貫穿整個生命;如果能夠讓孩子在溫暖而寬容的環(huán)境下開心地使用多種工具材料進行自由自在的藝術創(chuàng)作,到他們成年時,他們會把包含個人情感、認知意識和感官印象的藝術表現(xiàn)發(fā)展得更富有意義,并運用這些表現(xiàn)與他人交流。”((美)芭巴拉·荷伯豪斯、李·漢森《兒童早期藝術創(chuàng)造性教育》,廣西美術出版社。 )兒童通過前兩個環(huán)節(jié)感知、觀察、篩選、鑒賞等與藝術品互動交流,此時此刻創(chuàng)作的欲望已經被充分調動,他們卯足了勁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故事一股腦全部表現(xiàn)出來。因此,每次現(xiàn)場參觀之后都應該根據(jù)參觀內容選擇合適的創(chuàng)作材料,讓孩子第一時間在現(xiàn)場進行創(chuàng)作,比如:《非洲木雕》使用各種木條、木塊等創(chuàng)作,《法貝熱珠寶》使用各種塑料或人工珠寶打扮父母手機外殼,《周莊雙橋》使用原木片寫生等。

  三、延伸活動

  現(xiàn)場親子活動結束之后,可以去商場觀看或購買相關展覽的紀念品,如明信片等;年齡稍大的兒童如果仍對展品有興趣,可以租借館方講解器重新賞析回味一次。另外,回家之后,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查詢孩子最有興趣的作品或藝術家資料,也可以尋找自己在現(xiàn)場提出的問題的答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