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17 13:23:05
家長能做點什么呢?
1、幫助孩子找到好朋友
剛剛進入一個新班級的時候,老師同學都是陌生的,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這個時候,父母要多留點心,關注孩子每天的反應,注意疏導;如果需要的話,也不妨出手幫幫孩子。
我們有一屆的大隊委里邊,有一個叫孫明澈的孩子,人緣特別好,不僅僅他們班,全年級、全校的同學都知道他也喜歡他。他媽媽從小就特別鼓勵孩子和別人打交道,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通過老師,給了班級里每一個小朋友的家長一張紙條,紙條上附著孩子的姓名、家長自己的姓名、聯(lián)系方式,希望能夠在方便的時間,讓小朋友們聚到一起玩。
上小學以后,也邀請住家附近的小朋友到家里玩,等孩子再大一些,這個媽媽就開始鼓勵孩子自己做出游的計劃。小到周末的公園、博物館,大到假期的外地、外國的出游。給孩子一些選擇,和孩子一起選擇;教給孩子做出游規(guī)劃的方法;放手讓孩子自己做規(guī)劃,乃至實施規(guī)劃......
小時候,是媽媽爸爸幫孩子找朋友,當孩子看到習得,他就會擁有自己找到朋友、與朋友深度交往的能力,越早教,就可以越早放手。
如果你在為孩子在小學的新班級里有沒有好朋友而操心,那就現(xiàn)在開始,一年級開始就幫他一把吧!主動張羅的人、積極參與的人、添磚加瓦的人,都不缺朋友。
2、叩開孩子們的朋友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孩子們當然也有他們的江湖,F(xiàn)在的小學通常是就近劃片招生,這樣的好處是孩子在小學以前就相互認識的機會比較多,以后相互交往的機會也比較多,就近約著一起討論功課、一起玩耍都很方便。
一年級里,通常有兩種天然形成的小朋友圈:一個是家住得特別近,幼兒園時候就認識的;一種是上附近同一所幼兒園或者學前班,之前就是同學的孩子。
這樣的天然朋友圈,首先要好好珍惜,鼓勵孩子主動發(fā)起活動,積極響應別人發(fā)起的活動;保持家庭之間的友好關系,并且常常往來都有助于孩子長久擁有這個“發(fā)小兒朋友圈”,這會是他們童年最長久、最牢固的友誼。
如果因為種種的原因,你的孩子離開了他天然的“發(fā)小兒朋友圈”也沒有關系,在一年級開始的時候,一切都是新的,朋友也是新的,著手建立新的朋友圈吧。
有的時候,父母也會看到孩子落單,或者是特別想和某一個某幾個同學成為好朋友,卻不被接納的情況。這時候,不要著急,首先幫助孩子建立“受歡迎”的氣場,同時幫助孩子創(chuàng)造在校園外一起玩耍學習的機會。
沒有真正長時間落單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經(jīng)歷了這樣的階段,那是他長大的過程,他學習和別人相處交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父母,只能陪伴他,不能替代他。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