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14 13:14:33
沒有學會責任的孩子會害怕變化
在教給孩子責任的過程中,讓孩子自己體會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必然結果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說,孩子起晚了遲到,重要的是讓他體驗遲到的結果:就是要被老師批評而感覺不舒服。這里孩子如果感覺不到這種不爽,他就不會受窘。如果不感覺受窘,他就不會去想辦法改變現(xiàn)狀。
學習責任的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很多東西。通過反復經歷,他們就會知道只要自己去做,就能改變結果,同時,他們的耐性(處理失意情緒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成長起來。正視現(xiàn)實的勇氣成長了,積極成長的熱情發(fā)芽了。相反,學不到責任的孩子,因為欠缺反應能力,就會不善于靈活應變。
第三項技能:助人為樂
給孩子“想做”的主動性
表揚也好,批評也罷,物質獎勵也同樣,都是來自外界的行為動機,都是從外部誘使孩子去做的做法。真正的行為動機不是來自外界的,真正想做是發(fā)自孩子內心深處的一種沖動。這種能噴涌而出的想做的沖動,就是父母能夠在孩子的幼兒時期,植入孩子體內的一粒行為動機的種子。
這粒種子就是“助人為樂”。植入這粒行為動機的種子,孩子一生都會保持健全的動力。在這種動機下行動時,我們就能感受到巨大的充實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