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12 15:35:21
組織幼兒體育活動的心得
幼兒體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體、智、德、美全面發(fā)展的一代新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它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未來的成長,民族體質的康強,人才的培養(yǎng),國家的興旺發(fā)達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體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為此我們努力探索、實踐和研究如何才能更好的組織幼兒的體育活動,使其身心得到更健康的發(fā)展,以下是我在組織幼兒體育活動過程中的一點探索與思考:
一、注重觀察,尋找突破活動內容:區(qū)域性體育活動——平衡練習觀察對象:大一班幼兒情況記錄:
今天天氣很好,氣溫有點偏高,所以我預設的體鍛目標為進行平衡練習。剛開始孩子們有的在和朋友比賽單腳站立,有的把沙包頂在頭上玩游戲,還有的在比賽走繩的游戲。這時我觀查到姚逸成、金迪小朋友一邊在比賽單腳站立,一邊興高采烈的討論著昨天看的火車俠的內容:
姚逸成:“昨天黑暗軍團很好玩,他們下了很多的雨,那種雨會讓植物都死掉的。
金迪:“是呀,黑暗軍團很壞的,那些是酸雨,我聽寧波號說的,地球上的植物碰到酸雨會枯死的。”
姚逸成:“昨天寧波號和它的朋友去追黑暗軍團時,飛得很快的噢。
金迪:“是呀,他們是光速飛行的。”
姚逸成:“對,光速飛行很快的,比汽車還要快。”
金迪:“比飛機還要快呢。”
在一旁的郎宇軒聽了,也很高興的加入了他們討論“火車俠”的行列,然后是荀清磊、張清彥等很多男孩子,接著連吳心怡、吉詩懿、魏云婷等幾名女孩子也參與了進來,叫著嚷著“我們昨天也看的!”“我們昨天也看的!”“火車俠本領很大的!”“是呀,他們還愿意幫助別人呢。”姚逸成、金迪見這么多的朋友都看了《火車俠》,很興奮,嘴里喊了一聲:“火車俠,準備,出發(fā)------”還拖了一聲很長的尾音,像火車拉汽笛一樣,模仿火車俠的動作四處“飛行”的快跑著,嘴里還念著火車俠的名字,立刻,幾乎是全班的幼兒都跟著模仿起來:都張開雙臂,低著頭,一邊哼著歌一邊興高采烈地跑呀跳呀,橫沖直撞,操場上一片擁擠、混亂,這和教師預定的體鍛目標練習平衡及內容發(fā)生了沖突。
分析幼兒:
從隱性課程方面來講:
首先,最近電視里一直在播放日本動畫片《火車俠》,里面的主人公是一群樂于助人的變形機器人,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在自由活動時,他們也經常拿著火車俠的玩具圍坐在一起討論著有關的故事情節(jié)。因此在戶外廣闊的空間中,幼兒模仿火車俠進行各種動作是不足為奇的。
其次,我班的孩子很好動,像姚逸成、金迪等幼兒很容易興奮起來,其余孩子在從眾心理的影響下,也就跟著模仿火車俠跑跑、撞撞,橫沖直撞,于是,操場上出現(xiàn)了一片“亂哄哄”的場面。
最后,從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來說,5——6歲的幼兒動作發(fā)展基本接近于成人,但身心發(fā)展還處在前運算階段與具體運算階段的交界處,好玩、好模仿也是特點的反映。
教師指導:
看到幼兒的興趣很高,教師隨機調整體鍛的內容,和孩子們做起了快樂的火車俠的游戲:和孩子們一起手拉著手、肩搭著肩一起唱著火車俠的主題歌,不停的變換方向、變換動作跑著、跳著,在操場上“飛行”,看見教師的參與,孩子們的興趣更加高了。
在利用火車俠的游戲情節(jié)活動開幼兒的身體后,教師集中幼兒,引出幼兒練習平衡的興趣:“火車俠跑得快,那要是走小路的話,不知道他的本領大不大?”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當然很大啦!”“真的嗎?那你們來做火車俠,練練走小路的本領,看看哪個火車俠走得又快又穩(wěn),行不行?”我故意“激”了一下孩子們,果然,孩子們在練習平衡游戲時,都非常的投入、專注,接著我又設計了火車俠與黑暗軍團又要進行決斗,為了幫助小動物們,我們要“飛”過小路,“走過小橋”,才能把黑暗軍團打敗,在內在需要的驅使下,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性,同伴間的合作意識等得到了最大的發(fā)展。整個活動的氣氛相當活躍,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二、努力挖掘,以求全面要選擇幼兒喜歡并能挖掘的游戲來組織活動,如最常見也是幼兒最喜歡的爬來做分析:如果給幼兒設置一些游戲情境讓幼兒爬過“山洞”、爬過“小橋”、爬過“草地”……或許幼兒在活動中表現(xiàn)的很感興趣但是從全面發(fā)展教育的角度看,它只達到了單方面鍛煉的成效——手腳著地向前爬。認真挖掘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可以把“爬”延伸出去,如我組織的一次小班室內無器械體育活動《和小龜比賽》我就用語言和動作引導幼兒:“我們除了像小烏龜一樣向前爬,還能怎么爬呢?”幼兒就開始嘗試:有的倒退爬、有的手腳著地爬、有的橫著爬……探索出了很多爬的方法。又如幼兒平時愛玩搭山洞和鉆山洞游戲,由此我設計組織了大班無器械體育活動《奇妙的山洞》我在“搭”和“鉆”上下工夫,引導幼兒“一個人可以怎樣搭山洞,兩個人可以怎樣搭山洞,三、四許多人又可以怎樣搭”,幼兒探索出了很多的方法,單人搭山洞的有:雙腳站立,身體前屈,雙手撐地;側身單手撐地;雙手后撐地,臀部上抬;兩腿開立兩手抱膝等。雙人搭的方法:兩人相向,雙手相握或雙掌相抵;仰躺于地,雙腿高舉、雙腳互搭;雙手撐地,一腿跪地,一腿后舉相搭等,每個幼兒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身心得到了發(fā)展。進而又引導幼兒要用不同的辦法過各種山洞,幼兒自由積極討論,又探索出了許多過山洞的方法,除了常見的正面鉆、側身鉆外,還用了匍匐前行,四肢貼地前行,仰躺于地、雙腳蹬地后移等方法。以上這兩個活動都是從幼兒平時的活動中所發(fā)掘出來的,這樣設計不僅發(fā)展了幼兒的基本動作,鍛煉了身體,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展了幼兒多方面的能力。
三、正確引導,認真實施有的教師覺得體育活動只要讓幼兒達到鍛煉身體的目標就行,所以就不注重與幼兒的交流溝通及自身動作與語言的引導,示范一下就讓幼兒自己練習了,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而有的教師則進入了一個“以幼兒為主體”的誤區(qū),在組織活動的時候總把“好不好”、“要不要”、“好嗎”等詞掛在嘴邊,以為這樣就是尊重幼兒但在組織中又完全以教師為主體,都是老師做,幼兒學。又有的就干脆“放羊式”的進行。體育活動的組織實施當然也是以幼兒為主體的,但是它有它的特點,練習的動作是規(guī)范的,該怎樣就怎樣;游戲也是要遵循游戲規(guī)則的,這些都不能任幼兒自由進行。真正的以幼兒為主體就是表現(xiàn)在整個活動中,如上述的體育活動《奇妙的山洞》,教師僅以語言來提示幼兒“想想用自己的身體怎樣搭山洞?”“兩個人能不能搭呢,怎樣搭”,“三、四許多人一起能不能搭,怎樣搭”幼兒自由探索完之后,教師先請幾位幼兒上來示范,同時教師也跟著學,目的就是為了規(guī)范幼兒的動作,強調動作要領,以便幼兒更準確的練習,然后其他幼兒跟他們練習。整個活動都是以以上這種方式進行,教師扮演了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完全把主權交給了幼兒,但又不缺乏對練習動作的規(guī)范和游戲規(guī)則的建立,這樣才是正確的把幼兒置于主體地位,讓幼兒在自由、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鍛煉身體,發(fā)揮其內在的潛力。
總之,體育活動的開展,應從孩子的興趣、需要出發(fā)并遵循幼兒全面發(fā)展的原則來設計,教師更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的組織實施中,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活動,充份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孩子們便會非常投入、大膽的去嘗試、練習,也能更好的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