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06 15:23:57
我想這樣心與心的溝通能讓孩子成長的效率倍增。在我們家,堅持多年的做法就是,每天再忙也會留出時間來和孩子交流。有時候是一邊喝茶一邊暢所欲言,有時候是舒服地并排躺在沙發(fā)上“天馬行空”地聊天。程杰小的時候,我們有一個“20 分鐘手拉手時間”——我忘掉媽媽的身份,他忘掉孩子的身份,我們將身體和心扉完全敞開,以此來理解彼此心里真正的感受。孩子大一點,我們就利用睡前的 20 分鐘聚在一起,談一天的收獲——“固定聊天時間”的小習慣,給到孩子的是持續(xù)的關(guān)注,讓他覺得:哇,媽媽這么忙還這么關(guān)注我。這樣的“20 分鐘聊天時間”不在于聊的是什么主題,也不在于能包含多少信息量,關(guān)鍵在于可由此激發(fā)孩子內(nèi)驅(qū)力、自省力,讓他們學會自主思考人生、自助式成長。
喬布斯去世后的那段時間,我們聊天的話題自然離不開這個“生來就為改變世界的人”。一次睡前 20 分鐘聊天時間,程杰問:“媽媽您想過一件事兒沒有,喬布斯如果出生在中國最可能出現(xiàn)什么情況?”我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就用直線思維將腦袋里出現(xiàn)的答案告訴他:“可能他創(chuàng)辦的公司不叫蘋果了,叫‘草莓’或者‘西瓜’什么的吧?”孩子卻說:“媽媽,您真是個樂觀派啊。我想了一下這個問題,如果喬布斯出生在中國,他又沒有學歷,最有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是,他的公司一文不名。”然后他又繼續(xù)說:“您看,中國人一見面,總喜歡問別人的背景,比如‘哪個學校畢業(yè)的?哪里人啊?在什么單位啊?’但美國人見面就問一句話,‘你是做什么的’。媽媽我問您,您是做什么的?”
因為吸取了上次的教訓,這次我斟酌了一番,認認真真地說:“我是做精英教育的。”孩子開始總結(jié):“我知道你是做哪個方面然后跟你聊那個方面的東西就行了。美國人這種單純待人處事的習慣,給了喬布斯很寬闊的空間,所以即便他沒有文憑、不是名校畢業(yè),一樣可以創(chuàng)辦公司,可以帶團隊,最后取得偉大的成功。” 那天,聽完孩子說的話,我有很多感慨。首先,堅持這么多年的“睡前 20 分鐘聊天時間”的效果已經(jīng)顯現(xiàn)。孩子真的學會了獨立思考,懂得追尋成功背后的某些特定原因,分析的也有新意,這就遠遠超過一個普通的 11 歲孩子的思維水平了。
四、在孩子成年前那個年齡段的家庭生活中,與孩子交流必須把握好三個境界
1.你可以控制的,多與孩子協(xié)商,比如你給孩子吃什么,穿什么,上什么小學等等
2.你可以影響的,多給予孩子正面的引導,比如你給他買什么樣的書,給他介紹什么樣的朋友,推薦給他哪類電影等
3.你既不能控制也不能影響的,則盡可能提供給他自主選擇和自助成長的途徑,比如孩子的天性潛能怎樣能發(fā)揮到極致
溫馨提示:
對于這三個境界,家長既要心知,也要“知止”,否則親子關(guān)系的雙方都將受到傷害。反之,若家人把握好溝通的技巧,經(jīng)常和孩子有這樣的“互動”,那么親子關(guān)系雙方,遇上任何事情第一時間就可以把彼此的思想頻率對接,及時接收到對方智慧的滋養(yǎng)。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