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06 08:41:37
怎樣訓練孩子的高情商
每次看到孩子出問題的媒體報道,驚嘆的同時,往往會伴隨著困惑:那些不幸的父母,人品似乎沒有明顯缺陷,教育孩子也很嚴格,怎么就會攤上這事呢?而培養(yǎng)出成功孩子的父母,往往極其普通,他們有什么魔法,也常常令人難解。
就絕大多數情況而言,我從不懷疑父母對孩子的愛,甚至認為父母之愛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動力。但懷揣一顆愛心的父母也需要反思,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樣的愛?究竟什么樣的愛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高情商是訓練出來的
■如果一味掩藏或轉移孩子的情緒問題,久而久之,這些沒有解決的問題就成了垃圾,成了各種心理問題的根源。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緒交流,將對孩子長期的發(fā)展產生更大的影響,使其養(yǎng)成一種特別的智商:一種處理周圍人際關系、掌控自己情緒的智商,即情商。
要與孩子共情,又要分清界限
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的案例,都反映出家庭教育的共同規(guī)律,即決定父母教育孩子水平高下的,不是文化素質也不是經濟能力,而是教育素質,即教育觀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約翰·戈特曼博士所推崇的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就是教育素質高的父母。
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有某些相似之處——無條件包容孩子的感受,不會忽略或否定孩子的感受,更不會因為孩子表達情緒而輕視或嘲弄他們。然而,二者最大的不同是,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擔當起孩子情緒世界導師的角色。他們不只接納孩子的情緒,更對不當行為劃定界限,教孩子如何調整情緒,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
約翰·戈特曼博士認為,情緒管理在嬰兒期、幼兒期、幼童期、少年期和青春期有不同的訓練要點,父母要抓住情緒管理訓練的5個關鍵步驟,指導他們解決問題。
在我看來,情緒管理訓練最為緊要的是兩個關鍵點,其一是共情,這是打開孩子心扉的鑰匙,也是情緒管理訓練的基礎。其二是分清是非界限,這是引導孩子成長的指南,也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奧妙在于,共情與分清界限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關于家庭教育,我的基本觀點之一是好的關系勝過許多教育,甚至可以說,關系好壞決定教育成敗。而關系好的前提就是共情,即充分理解他人的感受,有知音的能力。好父母永遠跟孩子是一頭的,因為共情能讓孩子把父母當成自己的盟友,而非旁觀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