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8-17 11:34:19
對于孩子的興趣,我一貫支持。感興趣就應該去認知,去做嘗試,這是人生地樂趣,誰也沒有權利剝奪。所以我鼓勵他去接觸各種新鮮事物,包括游戲。
學習是講方式、方法的
學習是要講方式、方法的,要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這意義遠大于某一次或某一科取得好成績。在三年級以前沒必要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鼓勵孩子找到或者說建立自己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要知道,磨刀不誤砍材時。
要認清自己,建立正確的坐標。
到了高年級之后,要讓孩子認清自己,不要妄自菲薄,也不必目空一切。勝不驕敗不餒。只有給自己正確定位后,才能為自己確立一個相對合理的目標,并為之努力。
這個世界,游戲是有規(guī)則的。
如題,告訴孩子,這個世界很大,所有的活動都要遵循規(guī)則。做人最起碼地底線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的能力強大,可以制定一些規(guī)則。如果自己的能力不夠,那就找一個適合自己規(guī)則的游戲,加入進去,進行自己的人生。努力地按先賢所說: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
學生時代,學習固然重要,努力錘煉自己各方面能力也是學生時代的一個任務,學會付出,學會在各個方面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這也是一個尋求成就感的過程。作為父母,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只會死讀書。
給孩子提供空間。
低年級,我給孩子制定規(guī)則,更多的時候,我希望他給自己制定規(guī)則。而我給他提供很大彈性的空間,來讓他實現(xiàn)自己的意志,我不希望,在孩子的心中我就是一個大家長,我希望自己在他心中能有更多的角色。比如,從小孩子就知道,只要完成他該完成的內容,剩下的時間他就可以自由的支配。就算我認為他該完成的內容有折扣,我也不會當時去叫停他自由安排的事情。我會在他完成這次自由安排之后,提出異議,建議他修改完成的標準,作為下一次的行為規(guī)范,比如增加預習的內容,又比如整理好自己的東西,做好善后,才叫上一件事的完結。我從來沒有在孩子享受規(guī)則帶來的權益時,對規(guī)則進行變更和否定。為孩子提供空間,這很重要。
學會總結。
每做完一件事,要學會總結,整理。確保自己在不停地進步,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學會改進和完善。就像考試時,寫完要檢查,可以不會,但不要遺憾。做事也如此,事前準備工作要充足,過程中要盡力,事后可以不問結果。
最后,我要說的是,家長的權威、威嚴,遠趕不上家庭的和睦和孩子健康的成長。我們自己在孩童時代的成長是懵懂的,現(xiàn)在可以和孩子共同再經(jīng)歷一回,這回可以自己主導,活得很明白,但要記住,你不是這回的主體,所以請尊重主體,讓他活出精彩,才是我們這回的主責。
孩子六年的小學生活已完結。留字以示紀念。以后,孩子會更加獨立,希望在我們的目光注視下,他們能走得更快,更遠,更踏實。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